同一天的人民日報援引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的觀點指出,“制止太陽能、風電等產業盲目擴張”這些政策傳遞出政府有扶有控的信號,將對產業升級起到推動作用。王一鳴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建成一批龍頭企業和關聯的配套體系。
另外,戰略性新興產業被重點提及也將其與經濟轉型的關系加以明確。上海證券報指出,多位專家認為,這一舉動說明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而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也將因此展開。文章指出,在談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時首先提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如此排序說明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地位。全國人大代表、中星微集團董事局主席鄧中翰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的突破口,也是未來發展賴以寄托的一個重要的方向。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教授劇錦文指出,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對已經出現臨時性過剩的太陽能、風能等產業,有關部門將出臺一些限制性措施。
為此,一些媒體也對新能源進行了預期。中國證券報指出,預計2012年國內風電行業的市場需求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出口和海上風電市場發展仍難以取得突破,風電設備行業競爭仍將十分激烈。同時,隨著行業競爭加劇,風電設備龍頭企業在生產規模、研發技術以及產業鏈一體化程度等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在未來的行業整合中,龍頭企業將占據主導優勢,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3月7日的中國證券報指出,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大唐集團原總經理翟若愚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也許是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發展形勢的嚴峻性,此前停留在主管部門層面的“重質輕量”的新能源發展思路此次上升為國家層面的基調。他認為,此次報告強調促進新能源利用、統籌規劃、政策引導和擴大國內需求,意味著政策將在目前國內新能源存量規模基礎上更加注重開發利用效果,注重國內市場需求。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