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發布消息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在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能化”)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過程中,存在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將被予以警告,并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
交易商協會稱,中誠信國際違規行為包括未按相關自律規則對永煤控股開展實地調查訪談,未對永煤控股管理部門及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進行現場訪談;對了解到的永煤控股或河南能化拖欠薪資、償債安排、關注類貸款等異常情況,未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調查核驗,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風險相關信息;質量控制等內控機制未有效執行,合規部門監督審查不到位。
交易商協會依據相關自律規定,經2020年第18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中誠信國際予以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3個月,暫停業務期間,不得承接新的債務融資工具評級業務;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永煤控股成立于2007年6月,總部位于河南省永城市,為地方國有企業,經營范圍包括對煤炭、鐵路、化工及礦業的投資與管理;發電及輸變電;機械設備制造、銷售等。該公司控股股東是河南省最大國有企業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96.01%,實控人為河南省國資委。
中誠信國際對該公司原先的信用評級為AAA,即“受評對象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但這家原AAA國企卻在11月初因為未能按時償付10億元超短融,首次出現債務違約,而后又有多只債券提示公告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發生債券違約事件后,中誠信國際已兩次下調對永煤控股的主體信譽評級。該公司目前評級為B,即“償還債務的能力較大地依賴于良好的經濟環境,違約風險很高”。
永煤控股12月7日公告稱,公司于12月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將被立案調查。其表示,當前立案調查處于初步階段,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同時,為保障投資人利益,公司已對近期到期債券兌付及展期工作提前籌劃。
目前,永煤控股本該在今年年內到期的6只債券均已按先兌付利息和50%本金、剩余本金展期期限與債券原期限一致的方案延期兌付。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存續債券18只,余額合計184.1億元。河南能源存續債券20只,余額合計255.3億元,其中2021年內需要兌付及回售的債券規模超過2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華近日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最近華晨、河南永煤、清華紫光這三家重要的國有企業不能如期償還債務,甚至走上了破產之路,其中有兩家是中誠信的客戶,都是AAA級企業。這種情況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過去只有地方小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會出現違約破產的情況。”
他提到,好在中央把這個問題看得很明確、看得很準,要打擊逃廢債,要堅定樹立國有企業償還債務的信心,社會上要對我們的體制有信心。“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河南在處理債務上還是花了很多的工夫,現在已經宣布這個債都要還,先還一半,另外一半要如期連本帶息都還了。”
毛振華表示,國企信仰還要進一步打破,還要堅定地建立每個企業按照自己的條件來得到級別、來融資的邏輯。這對評級公司來說是挑戰,也是個機遇,也是這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