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我國鋼鐵形勢日趨嚴峻,成本壓力加大。黑龍江西鋼集團眼睛向內挖潛力,緊抓成本不放松,在能源管理同時,克服了煤氣不足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分秒必爭,搶抓發電量,截止到5月12日,共發電4799.1648萬千瓦時,完成全年發電任務的80%,創效2780萬元,為公司創造可觀經濟效益。
西鋼集團牢固樹立“保證發電、安全第一”的觀念,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強化發電基礎工作。加強安全管理,經常性開展安全專項檢查活動,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立即整改,崗位操作中,崗位員工認真監督,通過安全培訓等方式,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嚴格遵守安全“三標一體化”的管理體系,規范了安全生產過程中管理,提高安全文明生產水平,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形成了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認真執行《電廠電量管理標準》,逐步完善電量日分析制度,為穩定發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為提高設備運轉率,能源部不斷加強設備維護與管理,增加了設備的巡檢頻次,積極排查在線運行機組隱患,及時解決影響機組滿負荷發電的缺陷問題。為了全面的掌握各項設備運行狀況,健全了設備保障制度,實行每周一報。建立了《設備缺陷管理周報表》,實行三聯單形式各類分別按程序進行編號。各工段、大班組每周上報一次,按照表格對應事項認真填寫并做好缺陷記錄,并上報生產科統一整理、統一分析,按月裝訂成冊備查。在優化設備運行方式的基礎上,大力推行科學創新、實施多項技術改造,增加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高了機組的健康運行水平,促使發電效益每天都有新進展。
針對雨季給發電生產帶來的不力影響,能源部積極完善防雨措施,突出應對性與全面性,增強預案的實際可操作性,組織人員對電纜溝、配電室等處進行檢查,做好防雨防雷準備,對于各類電纜線、電線有接觸潮濕地面的現象進行一一排查,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應急辦法,利用班前會組織員工認真學習《防雷雨天氣事故預案》,熟練掌握各工藝流程,結合季節特點,深入細致的將防雷雨工作開展下去,為發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奠定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