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產業結構急需升級
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會隨著產業結構升級而下降,控制重點高能耗產業的規模和能源利用效率,可有效減少能源消耗。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以加工組裝為主,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各類設備、整機生產等產品制造是耗能的主要部分。其中,電子真空器件、光電源、印制電路板、信息化學材料、光纖光纜等細分領域耗能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因此,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業結構急需向集成電路、液晶面板、關鍵元器件、電子裝備等附加值高、能耗水平較低的環節延伸,通過調整國際分工定位來促進能耗下降。
(三)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在電子信息制造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隨著產量的增加或生產過程的重復,單位產品或產值資源消耗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反映出經驗積累和技術進步。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小企業數量占比較高,部分企業生產技術或工藝較為落后,高耗能設備數量眾多、能源利用率較低。以電子工業窯爐為例,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共有工業爐窯3萬余臺,占整個行業能耗的1/3,但其熱效率多數較低,與國際先進水平的能效差距接近50%,嚴重影響能耗水平降低。因此,只有加強創新能力、提升技術水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能耗問題。
四、力推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節能降耗
“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能源消耗增長率已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2010年能源消耗量增長率約為2%,低于“十一五”期間9%的平均能耗增長率。考慮到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產業不斷集約化、單位工業增加值的能耗會隨之下降,“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能耗拐點有望到來。為加速其到來,電子信息制造業應著力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
能源消耗會隨著產業結構升級而下降,控制重點高能耗產業的規模和能源利用效率,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要確保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干產業穩定增長,積極推動彩電行業轉型和平板產業發展;淘汰高能耗、低技術產品,逐步淘汰電真空器件、電子化學材料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中落后的生產能力,加快發展無污染、環保型基礎元器件和關鍵材料;支持電源電子、光伏材料等電子新材料生產企業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并不斷向產業鏈頂端轉移;改進產業引進方式,培育自身產業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生產能源效率。
(二)改造技術設備,提高產業能效水平
針對半導體制造行業、印刷電路板行業、電子化學材料等重點污染行業,以“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與成套工藝”等重大項目為依托,提升工藝技術水平,逐步淘汰行業中落后的生產能力、工藝裝置和技術設備,特別要對電子工業爐窯進行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時,要完善電子信息制造業節能環保指標體系,逐步建立重點行業或企業節能減排監控制度。
(三)規范行業管理,助力產業有序發展
對能耗較高的電子材料或電子元器件產業,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提高行業準入標準。發布節能技術和產品設備指導目錄,推動淘汰落后高耗能設備。通過制定產業政策,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和落后生產工藝、技術,推廣大型企業兼并重組落后企業等有效做法,推進行業內部整合。引導地方政府堅決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避免一哄而上和市場惡性競爭。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