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百億綠色融資銀企對接活動近日在上海舉行,這是國內首次把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進行質押融資的創新模式。
對接活動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與13家銀行簽署百億授信合作備忘錄,10家銀行與節能服務公司簽訂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貸款協議,上海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進行能效信貸簽約。
我國自1998年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以來,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問題,其根源在于面臨著“融資困難、項目難找、信用評價體系不健全”三大瓶頸。上海此次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融資對于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意義深遠。
首次在國內大規模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綠色信貸。經過各相關單位積極協調,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等13家銀行根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特點,鄭重承諾在“十二五”期間以未來收益權質押形式,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總額130億元綠色信貸。未來受益權質押間接實現了節能服務企業的信用增級,為企業獲得貸款提供了便捷通道。目前,已有上海安悅節能技術有限公司等10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獲得了浦發銀行等10家銀行合計2.375億元的融資。
首次在國內推出“節能服務項目超市”。上海22個工業集團、16個區縣積極參加了項目對接活動,提供了超過200個潛在節能項目。上海已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第三方審核機構、節能裝備產品制造商也踴躍參與,與用能單位現場洽談,推動節能項目落地。今后,上海還將搭建常態化項目對接平臺,持續推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實施。
首次在國內節能領域建立合同能源管理各方信用評價體系。在2009年為上海節能服務公司單方建立試點信用報告的基礎上,上海將進一步建立用能單位、金融機構、第三方審核機構信用報告,為上海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全面和全程的信用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