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池提供商波士頓電池中國江蘇量產,用行動昭示著其發展動力電池的決心。
近期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消息也頻頻激勵著這一行業。有消息稱,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四部委已經達成共識,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計劃將再延長三年,并將擴大試點城市范圍。其中受益的主要是純電動汽車。
盡管新能源汽車目前并不被市場買賬,“但是由于能源、環境等問題,這將是一個無可否認的趨勢。”中國電池網創始人、CEO于清教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之一的電池,這幾年尤其是近期,受各種消息刺激已成投資熱點。
2015年鋰電池產值破千億
近期發布的賽迪報告顯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技術不斷成熟、政府扶持政策不斷落地的大背景下呈現出快速產業化的趨勢,另外,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新能源等產業也將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預計到2013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將達到278.1 億美元,2015 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應用將帶動全球鋰離子電池的產業規模達到523.2 億美元。
賽迪報告認為,就中國市場而言,得益于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快速發展,2013 年鋰離子電池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41.7 億元,同比增長33.2%,并且未來三年市場規模增速均會保持在30%以上,到2015 年,整個中國鋰離子電池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 億元,達到1251.5 億元。
于清教也給記者這樣一組數據:電池產值2010年在5000多億元,這并不包括太陽能電池,2012年達到了70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15年將突破1萬億元。“而現在家電行業不過七八千億元左右。”
用于清教的話說,“現在全國有1.2億輛新能源汽車,1.5億輛電動自行車,50萬個充電站,都在用電池,還包括飛機、坦克等都離不開電池。”
金沙江創投創始人伍伸俊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當今全球新能源汽車最活躍、發展前景最大的市場。大的市場需要好的技術,大的市場需要好的制造基地。“對投資人來說這剛剛是一個起點,這是一個朝陽產業。”
因為有技術,而且中國現在的市場讓波士頓電池看好中國,投資中國。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波士頓電池投資中國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圈地”,但不是狹義的圈一塊地,而是看中中國市場,看是否能在中國打開市場,能否占有市場份額。
“現在各地都在推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計劃下,試點城市的配套措施都不一樣。”波士頓電池首席運營官杜鈺堂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目前的政策,從政府、使用者、制造商角度講都沒有問題,現在全中國都有亮點在發生。”
電動車市場拐點到來
從德國產業峰會傳出的消息,德國到2020年將有100萬輛電動車下線,德國政府將再撥100多億歐元發展電動車。“德國作為強勢制造業國家,可見對電動車的重視。”于清教表示,近期新能源汽車股價持續攀升,這就說明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將逐步趨正。而鋰電池從今年3月份開始也在持續升溫。
“現在電動汽車市場正是一個轉折點,只是很多人還沒有感受到。”杜鈺堂話鋒一轉,“雖然現在存在配套的問題,充電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制約因素,但是僅電動公交車、電動環衛車、電動出租車市場就已經吃不完了。”
不過從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來看,“做動力電池的企業,十年來沒有一家企業賺錢,究其原因就是市場需求太小,生產的產品都是貴族。”于清教如是說。
據于清教了解,這5年,包括民間資本在內,投資新能源領域的資本在8000億元左右,其中投入在電池、電池生產材料等環節至少有3000億元左右,由于資本投入過剩及下游需求不足,導致產業比較浮躁。“而做電池最講究品質,只有具有一定品質才可能把電池做起來,同時還需要有耐心。”
“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否則市場不給機會,競爭對手也不會給機會。”于清教對記者說,“中國講究彎道超車,但是要想實現需要有技術、人才和管理體系、制造業的基礎,如果沒有漫長的經驗積累等,實現彎道超車是不可能的。”
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于清教笑稱,“磨刀不誤砍柴工的說法該辯證思考了。”他解釋說,要邊磨刀,邊砍柴,不要等刀磨好了,山上的柴沒了,也不要看著滿山的柴因無刀而束手無策。刀是核心競爭力,柴是市場需求。
市場的力量是很大的。伍伸俊坦言,兩年前波士頓電池進行了轉型,轉型到面向電動汽車,轉型到中國本地化,因為沒有本地化生產,波士頓電池就沒有競爭力,沒有本地化的生產就沒有本地的客戶,就進入不了市場。
這在杜鈺堂看來,在其他競爭對手的價格、成本壓不下來時,那么就是有實力公司的機會,第一要有好的產品,第二要算盤打得響,第三要有生產制造能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經過多年的努力,在研發體系的構建、關鍵零部件和整車的生產以及示范運行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和發展水平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其中,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也是現階段全球范圍之內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瓶頸,所以各有關國家都在積極的努力,各有關企業也都在積極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