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4日,智利議員向當地眾議院提出了一項法案,申請禁令以阻止即將卸任的皮涅拉政府對智利40萬噸鋰資源采礦權的招標計劃。目前,全球最大的兩家鋰業巨頭智利礦業化工(SQM)和美國雅寶公司(Albemarle)正在競標該項目。
SQM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鹽湖
2021年10月,智利宣布向本國和海外公司提供5個8萬噸的配額,共計40萬噸的勘探和生產合約。中標者將獲得7年的勘探和開發項目以及20年的生產時間。智利將對生產期間的配額分配和可變支付收取開采權費。目前,該投標進程已近尾聲,預計1月中旬結束。
智利中左翼政黨爭取民主黨(PPD)議員要求圣地亞哥上訴法院暫停投標進程。“鋰是對智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自然資源,現任智利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án Piera)的政府正將國家整體利益置于危險之中。”發起人之一、議員勞爾·索托(Raúl Soto)表示。
本次提出的立法將推遲授予鋰礦開采權,直到去年選舉出的議會代表起草的新憲法獲得通過。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能源和礦業部長礦業和能源部長胡安·卡洛斯·喬伯特(Juan Carlos Jobet)計劃于1月14日舉行的招標將被取消。
當選本屆智利總統的加夫列爾·博里奇(Gabriel Boric)表示,智利不應重復將鋰資源私有化的歷史性錯誤。博里奇主張提高礦業的權益金率和組建國有鋰業公司,競選時曾承諾提高礦企稅收和礦業特權使用費,從而為更多的社會項目提供資金,減少不平等。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9日,左翼政黨聯盟“贊成尊嚴”候選人博里奇以55.87%的高得票率當選智利第34任總統,將于2022年3月11日正式就職,任期四年。
三個月過渡期結束后,皮涅拉將正式卸任,博里奇與其團隊將接管智利政府。如果此次40萬噸鋰礦開采合約招標最終被阻止,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鋰供應緊張的局面。

據悉,全球近80%鋰資源產量集中在美洲四湖以及澳洲六礦,智利正處于全球鋰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南美“鋰三角”地帶。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2020年全球鋰資源儲量約為2100萬噸鋰金屬當量(1噸金屬鋰=5.322噸碳酸鋰),其中智利的鋰資源儲量為920萬噸鋰金屬當量,以44%的份額位居全球第一。
雖然智利是全球鋰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但在此次投標之前僅允許本國企業參與開發鋰礦。據USGS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鋰產量為8.2萬噸鋰金屬當量,折合碳酸鋰當量約44萬噸。智利此次招標總量為40萬噸,已接近2020一年全球鋰資源的供應量。
巨量鋰礦合約不僅吸引了智利礦業化工(SQM)和美國雅寶公司(Albemarle)等五家全球鋰業巨頭的投標,也受到了大量來自左翼議員的批評。據其指控,該投標還違反了在該國北部阿塔卡馬沙漠采礦場附近與土著社區協商的規定。
對此,智利政府為投標進行了辯護,稱投標過程一直處于高透明度,這些公司將成為國家在采礦企業中的合作伙伴。并表示招標的五個配額僅相當于智利已知金屬儲量的4.4%,這并不妨礙國有鋰公司的建立。
“直到2016年之前,智利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鋰生產國,占據高達37%的市場份額,但如今卻跌至31%,被澳大利亞所超越。”智利礦業和能源部長喬伯特在推特上表示,“如果再不設法增加產量,到2030年智利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下降至17%。”該官員透露,現任政府計劃與即將上任的博里奇團隊進行會談,以審查這項投標進程的背景。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高速增長,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不斷擴大,上游鋰材料價格也隨之走高。
據SQM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12.5萬輛,同比增長41.4%。2020年全球鋰需求量為33萬噸碳酸鋰當量,同比增長約7.5%。從需求結構來看,電池約占75%,是最大的需求端。其中動力電池占比也由2019年的46%提升至2020年的54%,增速迅猛。

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2021年12月發布報告稱,由于鋰的使用超過了產量,并耗盡了庫存,隨著需求進一步增長,2022年將出現鋰短缺。報告預計,碳酸鋰的供應量將從2021年的49.7萬噸上升至63.6萬噸,但需求也將從50.4萬噸上升至64.1萬噸。
另據國際能源署預測數據顯示,受下游市場需求的推動,僅靠現有和在建的鋰礦生產項目,到2030年全球將出現約50%的鋰需求缺口。
對于眼下智利政局的變化,中金公司認為,考慮到修憲所需要的周期,智利政局變化短期對全球鋰供需影響有限,但對遠期的新增供給釋放帶來更強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鋰資源供給格局的多元化或將進一步提速,國內、阿根廷、非洲等地潛力資源開發加速將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