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產能是減污節能的關鍵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8:45:49 用手機瀏覽 |
在我國的“十一五”規劃之中,把單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作為約束性指標,凸現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思路。按照規劃,每年單位GDP能耗降低在4%左右,然而,作為“十一五”開局之年的2006年,降低能耗并未達到目標,這意味著未來幾年政府節能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水泥作為高資源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且產能過剩的行業,已成為政府重點調控的行業之一。由于落后產能占50%以上,2005年我國平均每噸水泥消耗標準煤170公斤,高出國際水平36%。從工業增加值能耗比較來看,我國也處于較高水平,2000年為6664噸標準煤/百萬美元,即使考慮我國水泥價格只有發達國家的1/3-1/4這個因素,我國水泥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依然高出國際先進水平4-5倍。 目前最先進的新型干法窯水泥節能效果明顯,單位能耗約為135公斤標準煤/噸,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為5200噸標煤/百萬美元,比行業平均水平降低20%以上。 從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來看,新型干法窯已接近國際水平,而落后窯污染嚴重,導致國內水泥行業的平均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國際水平。 此外,落后水泥產能對資源的浪費也很驚人。以石灰巖礦為例,大量落后窯型水泥企業采用人工機械式和作坊式開采全國近80%的石灰巖礦,平均產出率只有50%左右,而一些大型新型干法窯企業都有自己的專用石灰巖礦山,采用高度機械化、計算機化的規劃性開采與復墾作業,產出率和綜合利用率高達90%以上。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內水泥行業的高能耗、重污染主要是由高比例的落后產能造成的,如果這部分產能全部被新型干法替換,則全行業平均能耗將下降20%。 去年4月國家八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以及10月17日發改委頒布實施的《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和《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中對淘汰落后產能都給予了高度重視。根據結構調整的規劃,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70%,累計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5億噸,水泥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25%,粉塵排放量大幅度減少,工業廢渣(含粉煤灰、高爐礦渣等)年利用量2.5億噸以上,石灰石資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 國家發改委今年2月18日以特急文件的形式下發了《關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數量,要求其制定切實可行的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實施方案,并將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于今年擇時在北京簽訂“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責任書。發改委同時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對各地關停落后水泥企業和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工作進行督察,并將督察結果向國務院報告。 發改委在春節發出的這份特急文件充分顯示了中央對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重視程度和此項工作的緊迫性。正如我們在前期相關公司調研報告中反復強調的那樣,此次落后水泥產能的淘汰是順應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要步驟,執行力度將大大高于以往,從前落后產能淘汰緩慢、拖沓的局面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