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實施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從1996-2005年,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實施以來累計節電59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碳計)排放1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3萬噸。
中國綠色照明工程自1996年由原國家經貿委聯合國家13個部委共同發起。資料顯示,2004年我國高效照明產品保有量占全社會照明產品保有量的比例達47.0%,用戶普及率超過75%,達到了較高水平。“中國照明電器產品出口持續增長,年均增幅超過20%,如今出口額達到80億美元。”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節能與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遠遠不夠,要鼓勵節能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推廣與運用。”
“未來五年,國家會有更多相關的措施來促進綠色照明的推廣。”發改委有關人士還說,綠色照明工程是“十一五”期間國家組織實施的10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重點在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寫字樓、體育場館、居民住宅中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系統。
“困難還是不小,主要是一種節能降耗的激勵機制還沒有出臺。”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與市場分析研究室副研究員劉虹坦言,我國推動綠色照明發展的激勵政策和技術法規仍然不夠完善,電光源行業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設備等情況成了制約照明工程發展的瓶頸因素。另外,由于照明系統改造工程相對規模較小,難以引起融資機構對這類項目的興趣和重視,推廣高效照明產品還缺乏有效的投融資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