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上海市節能監察中心獲悉,由建設部編制的我國首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將于7月1日起開始“強制”實施。為了配合這部標準的實施,建設部還將在本月陸續出臺一系列細化標準,在公共節能建筑的施工、驗收等環節增加監管。據悉,本市的房地產企業、建筑企業執行建筑節能標準的程度,將有望與該企業的資質年審相掛鉤。
據了解,所謂公共建筑共包括商業建筑、辦公建筑、科教文衛建筑、郵電、通訊、廣播電視建筑以及交通運輸用房等五大類。據統計,我國每年城市建成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面積約為10億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雖然只占30%左右,但大型公建單位建筑面積的能耗達到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因此公共建筑的節能潛力很大。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將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節能設計。《標準》提出的目標是,通過改善建筑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提高供暖、通風、空調設備以及照明設備的效率,使節能建筑的全年總能耗,比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成的公共建筑減少50%,而室內的熱環境、舒適參數等條件則保持不變。此外,還對直接用電做采暖空調冷熱源做了限制性規定。據預計,公共建筑圍護結構、采暖通風空調的節能貢獻率大約為20%;照明節能的貢獻率約為10%。
上海市節能監察中心分析認為,《標準》將對本市房地產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此前很多建筑都是通過擴大玻璃墻面積,卻忽視建筑能耗,造成能耗成本居高不下,是肯定不符合《標準》的;而現在正在設計中的很多樓盤也不盡符合《標準》,至少30%將無法通過設計審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