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起,我國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正式上調0.26元/立方米,居民用氣不做調整,但在本輪調價中,少數地區加氣站卻“渾水摸魚”,據媒體報道,山東平原、禹城等地加氣站私自上調氣價,批發價每立方米上漲了0.6元,零售價上漲了0.7元。
氣價上漲影響出租車行業
按照發改委要求,本次天然氣價格只調整非居民用氣價格,居民用氣價格不作調整。其中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增量氣門站價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價格85%的水平確定。調整后,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非居民用氣主要包括商業、工業及加氣站等三大方面。其中以商業、加氣站與市民的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
為此,不少市民發出疑問,氣價上漲后,公交車、出租車等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的交通工具,運營的成本有所增加,市民的生活會不會造成間接的影響?
不過據卓創資訊提供數據,僅有少數城市CNG(車用壓縮天然氣)加氣站價格上調,幅度在0.3-0.4元/方附近,大部分地區零售價格并未波動,以減輕公共交通的成本壓力。
以四川省為例,車用壓縮天然氣(CNG)的銷售價格本次不做調整,仍為4元/方,只是門站價格提高到1.89元/方。四川省發改委在通知中指出,新價格執行后,車用壓縮天然氣企業所增加的支出,通過降低各級政府征收的天然氣價格專項調節金進行消化。
安徽省車用氣價格采取順加作價的原則,統一上調0.40元,不過與周邊省份相比,目前車用天然氣價格仍處于較低水平,合肥市對出租車公里租價進行聯動調整,起步基價不變,基價里程后車公里租價上調0.1元,打一次車平均多花五毛錢。
部分加氣站出現亂漲價
而在山東平原、禹城等地,近日不少出租車師傅加氣時卻發現,天然氣“無聲無息”漲價了,而且幅度高達7毛錢。
據德州廣播網昨日報道,14日一早,在平原縣開出租車的王師傅在一天然氣站加氣后,一看小票,發現天然氣的價格居然漲了,從每立方米3.8元漲到了4.5元,“之前聽朋友說天然氣可能要漲價,為什么無聲無息地就漲錢了呢?”這讓王師傅十分不解。
和平原縣一樣,近期禹城市也同樣出現了車用天然氣價格上漲情況,批發價每立方米上漲了0.6元,零售價上漲了0.7元。至于為何漲價,有司機表示問過加氣站工作人員,“說是國家統一漲價!
根據國家發改委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門站價格以下銷售價格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結合當地實際確定。
齊魯晚報15日報道稱,天然氣漲價須由山東省物價局統一下發文件實施。目前省內沒有下發相關文件,禹城市區各加氣站上調車用天然氣價格,違反有關規定。禹城物價部門成立三個檢查組,前往各個加氣站調查核實天然氣漲價行為,要求各加氣站恢復原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