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一刊發題為《成都節能環保產業疾進》的報道。一家高速成長企業的背后,折射出成都市近年來將環保節能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扶持發展的大思路。
7月初的一個早晨,成都易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麗紅忙著為一個全國新材料研討會準備參會資料,她所在的易態科技主營“金屬間化合物膜制備與膜分離技術”供應和服務,借助這個名稱有點拗口的技術,這家成都本土的節能環保產業企業2013年的營收同比增加了10倍,“今年的營收還會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張自信地說。
在這家高速成長企業的背后,是成都市近年來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扶持發展的大思路。成都市的決策層認為,發達國家早已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發展綠色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刺激增長的重要手段,而對應到成都,也同樣面臨著環境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成都正式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
目前,成都的節能環保企業已超過500家,并初步形成了以金堂縣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成華區配套發展總部服務業的產業輪廓。
“金堂經驗”
2013年12月20日,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分別與成都市政府、金堂縣政府簽訂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環保裝備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
中節能是中國節能環保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實力的科技服務型產業集團,這家節能環保的巨頭為何在成都及其金堂縣布下重兵?
對于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金堂縣總結出三點發展經驗:狠抓載體建設、扭住主攻方向、堅持產城互動。
金堂縣在成都“一區一主業”發展思路下,被確立為主要承接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以國內節能環保產業重鎮江蘇宜興為榜樣,金堂提出了“東有宜興,西有金堂”的產業發展目標。
金堂縣打造了成都唯一一個節能環保產業園,該產業園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圍繞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產品生產、再生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等,以圖打造完整的產業鏈。
金堂縣經濟局有關負責人曾對媒體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曾有一個投資5億的家具生產項目欲落戶金堂,“要放在過去,簡直就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我們在招商引資中必須圍繞節能環保產業鏈來選項引資”,最終,這個項目被金堂縣婉拒。
除了紙上的產業藍圖,金堂另一個利器則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配套項目先行引入龍頭企業,在中節能一時猶豫不決的情況下,金堂縣先分頭引進該公司的合作伙伴、配套企業,待它們都落戶后,龍頭企業落戶的條件便水到渠成。在中節能項目落戶之前,先后有13家中節能集團的合作企業到金堂發展,選址就在預留的中節能項目附近。通過金堂縣一系列創造性的招商努力,中節能集團最終決定落子金堂。
到2013年,金堂縣規模以上環保企業達到79個,實現總產值96.1億元;截至2014年5月,金堂已經簽約相關項目16個,協議投資73.65億元。
民營產業園
如果說成都金堂縣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走的是一條以政府主導為主的路子,成都高新區則在嘗試引入民間資本,為該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鋪路。
今年6月中旬,成都高新區組織了一支由60家科技型企業、82名企業家組成的代表團奔赴歐洲,圍繞創新集群、生命科學、可再生能源、通用航空等領域,開展項目推介、配對洽談、園區考察等活動。
成都高新綠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簡振華便是這支代表團中的一員,他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他此行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實地考察歐洲環保、新能源產業狀況及園區運營,二是引進歐洲相關技術、項目。
簡振華所在的成都高新綠科投資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國際低碳環保科技園,該科技園位于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也是天府新區建設的起步區,已納入天府新區重點項目,由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全面統籌協調和推進這一園區的規劃、建設、招商、運營、管理等工作,但在具體事務上,這家科技園完全由綠科投資有限公司這家民營企業操盤。
簡振華稱,綠科投資有限公司由幾家民營企業共同出資組建,發起人都具有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經驗,有些本身就是環保產業,綠科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這個低碳環保科技園將成為成都高新區發展相關產業的主要載體。“高新區管委會給政策、給規劃,我們則負責具體項目的引進和園區的運營,這種形式在成都還有其他范例,從目前來看運作比較理想。”
無論是政府推動還是民企主導,成都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背后有著一系列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撐。成都市出臺了《關于加快先進制造業實現工業率先倍增若干政策的意見》,成華區制定了《關于促進成都市龍潭總部經濟城環保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金堂縣制定了《全力扶持工業企業加快發展專項政策》。而成都高新區為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在能源、用地上都給予大力支持。
“符合條件的項目單項補助就可以達到500萬元,這些政策會激勵帶動投資,我們的目標是節能環保產業五年內實現產業產值擴大三倍”,成都市經信委節能環保處處長楊臨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