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日前出臺了《山西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既要發展規模,又要創新能力
《方案》明確了山西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第一,產業水平快速提升,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達到1600億元。
第二,增強節能環保重點領域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關鍵材料以及重要設備和產品的廣泛應用,。
第三,圍繞煤炭和煤層氣開發利用、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減排,以及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礦山生態修復等特色領域,示范推廣一批適應山西省情的技術、裝備和產品。
配合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山西省將開展一系列示范工程建設,全方位提高產業水平。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工程、節能重點技術裝備和產品示范工程、環保重點技術裝備和產品示范工程、節能環保服務提升工程、新能源與節能建筑推廣工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工程、廢物利用和環保材料示范工程、 清潔生產和“城市礦產”示范工程等。
重點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
《方案》中提出,在開展一系列工程建設的同時,政府應給予政策支持,特別是資金方面。主要途徑包括:
完善財稅政策。進一步加大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切實落實好節能、節水、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加大投資力度。各地要積極籌措、整合資金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和技術裝備研發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投資效益和對社會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拉動節能環保產業市場投資。
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綠色信貸和金融創新,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將特許經營權等納入貸款抵(質)押擔保物范圍。
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電價政策。深化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完善收費政策。
健全法規和監督體系。探索建立節能環保產業統計制度,建立省節能環保示范企業運行直報系統。規范行業管理,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