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會科學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8日共同發布的《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5)——國際創新中心城市的崛起》指出,全球經濟與氣候委員會特別強調各類型城市在經濟增長與排放量增長脫鉤方面的不同前景。中國對城市減排的責任缺乏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進行具體而有區別的政策設計,往往帶來環保標準一刀切的缺陷。
全球經濟與氣候委員會的報告根據在氣候變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對城市進行了類型劃分,形成了以新興城市、全球巨型城市、成熟城市為核心的三大類城市群體。
對不同類型的城市,委員會界定了其自身的特征與責任,并提出不同的策略,特別強調各類型城市在經濟增長與排放量增長脫鉤方面的不同前景。這種根據城市類型和發展階段確定節能減排責任,設定差異化氣候經濟模式路徑的思路值得借鑒。
中國對城市減排的責任劃分更多僅從排放量、產業結構等技術性標準進行考量,缺乏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進行具體而有區別的政策設計,往往帶來環保標準一刀切的缺陷,導致減排目標和城市發展目標的不匹配。在這一方面,全球經濟與氣候委員會的思路可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