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次東盟-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和第4次東亞環境部長會議在老撾首都萬象召開。應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和東盟秘書處的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的特別代表、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率團出席兩個會議并發表開幕致辭。
翟青在上述兩個會議的開幕式上簡要介紹了中國環保工作的新進展。他指出,一年前,中國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把建設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體制 機制改革作為重要戰略任務。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在落實各級政府責任、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環境公益訴訟、強化執法監督和責任追究等方面有重要突破。目 前,中國正在從三個方面推進環境問題的解決:一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二是堅決向污染宣戰,三是切實履行國際環境公約義務,有效應對全球環境問題。
翟青指出,過去幾年來,中國和東盟在雙方制定的環境合作戰略框架下,實施環境合作行動計劃,啟動中國—東盟綠色使者計劃,重點推進了環境政策、技術和產 業以及能力建設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雙方的合作是對南南合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中方高度重視東盟—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及東亞環境部長會議機制,愿與東盟及東 亞各國攜手努力,為地區環境質量的改善做出應有的貢獻。
同日,翟青與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努林•欣班迪舉行雙邊會談,雙方就推進兩國環境合作諒解備忘錄下的務實合作、環境友好型技術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此前,翟青還應邀出席了于10月30日召開的東盟環境部長系列會議開幕式,老撾副總理阿桑•勞里出席并致辭。
東盟—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與東亞環境部長會議分別是東盟—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機制與東亞領導人峰會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地區討論環境合作的高層平臺。環境保護部組團出席了歷次東盟—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與東亞環境部長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