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多領域將試行“公私合作模式”
包括環保項目、城市公共交通、醫院、養老機構、供水供電、古城保護開發等
3月27日訊 今后,漳州越來越多的交通領域、市政設施、社會事業項目、環保項目等,都將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昨日,海都記者從漳州市政府獲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工作的有關事項說明已進行通知,包括項目領域、如何操作、企業獲得的優惠等。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也稱3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哪些可試點PPP?
漳州市政府認為,試點項目領域的界定,應堅持收益比較穩定、技術發展比較成熟、長期合同關系比較明確,且投資金額一般在1億元以上的原則,一輪合作期限一般為10~30年。收費定價機制透明、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應優先考慮采用PPP模式。
這些項目主要有:
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如高速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
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如城市公共交通(含軌道交通)、停車樓、保障性安居工程、古城保護開發、供水、供電等。
社會公用事業項目,如醫院、學校(非義務教育類)、養老機構等。
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如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垃圾處理、危廢物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
漳州市政府提出,這些領域已建成的項目也可植入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并組建PPP項目公司,通過項目租賃、重組、轉讓等方式對原項目進行升級改造或合作運營,以緩解財政資金壓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務質量。
PPP如何實施?
PPP項目模式的實施流程,首先要經過項目確定,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聯合政府授權的投資主體和意向PPP合作者共同研究提出,項目建議書內容應包含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投資規模、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論證。
隨后,進入項目公示、項目招投標、項目合同簽訂階段。
這些程序完成后,進入實質性的項目建設階段,項目竣工驗收后,進入運營階段,項目合同期滿后,PPP項目公司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項目質量標準和資產完好程度等,將項目移交給行業主管部門(授權組織實施的單位)。項目的移交階段包括資產評估、利潤分紅、債務清償、糾紛仲裁等。項目移交完成后,財政部門或PPP管理機構應組織有關部門對項目產出、成本效益、監管成效、資產完好、可持續性和PPP應用等進行績效評價,并按相關規定公開評價結果。評價結果將作為政府PPP工作決策參考依據。
企業有何優惠?
漳州將給予PPP項目享受漳州市總部經濟的一系列優惠,在財稅、建設用地、金融、工商行政、人才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
項目貸款提供增信支持。漳州財政局根據PPP項目實施進展情況,逐步安排專項資金,成立風險池,為PPP項目貸款提供增信支持。
稅收優惠減免政策方面,將有企業所得稅、流轉稅及其他稅費的減免。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經營所得,以及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項目所得,都有相關所得稅的減免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