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陜西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任務順利完成,陜西省日前出臺了2015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確定全省污染物減排目標為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4年削減2%、2%、1.5%和6%,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49.48萬噸、5.7萬噸、76.93萬噸和66.34萬噸以內。
今年的減排重點包括: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和污染企業“退城入區”計劃,年底實現全省2年(2014-2015年)能源消費量控制在850萬噸以內的目標;持續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加快淘汰電力、煤炭、焦炭(899, -7.00, -0.77%)、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自今年起,3年內有序淘汰全省排放不達標的所有小火電機組,制定淘汰清單,落實淘汰任務,以西安周邊100公里無煤化為目標拆改燃煤鍋爐,將燃煤鍋爐拆改范圍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全省各縣城;推進工業企業減排工程建設。落實好2015年納入國家目標責任書和陜西省委目標責任考核的68個減排項目,確保按期建成投運,完成陜西渭河熱電廠、大唐灞橋熱電廠等關中地區18臺763萬千瓦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推進全省其他燃煤火電機組脫硫提標、除塵改造和脫硝工程;加大生活和農業源污染治理力度。繼續做好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工作,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全年新建31座城鎮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規模99萬噸/日,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3%,再生水回用率達到15%;加強機動車尾氣控制。進一步強化部門聯動,搭建省市機動車排污監管平臺,積極完善和落實機動車淘汰補助政策,確保2005年底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全部淘汰,全省年內共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0萬輛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陜西省將繼續發揮污染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對改善環境的“指揮棒”作用,將污染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將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重點項目完成情況、監測體系建設情況等“三條紅線”全部納入減排考核體系,并研究將關中燃煤火電超低排放改造納入相關各市大氣污染防治年度目標考核,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管理范圍。對未完成年度和“十二五”減排任務的地方、企業和行政不作為、懶作為的部門實行問責和目標責任考核“一票否決”,并依法依規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