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0時30分,浙江省用電負荷首次突破3000萬千瓦,達3034萬千瓦;昨天13時45分,浙江省用電最高負荷再次突破3000萬千瓦,達3036萬千瓦。昨天下午,省電力公司為此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與此同時,杭州電力也創了新高。昨天下午1點41分,杭州全社會用電負荷達678萬千瓦,其中網供621.7萬千瓦,首次超過600萬千瓦。
2003年夏天,“缺電”開始成為浙江人心頭之痛。四年之后,浙江不但全省基本沒有限電,而且成為全國第四個超過了3000萬千瓦大關的省份,這中間的飛躍不禁讓人欣喜。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隨著電廠的大力建設,浙江省電網建設卻有些跟不上節奏,省內部分電廠將面臨有電送不出的局面。
電源建設突飛猛進——去年今年電廠投產迎高峰
近日,記者采訪了省電力公司調度通信中心李繼紅副主任。
“全省電力負荷能達到3000萬千瓦,主要得益于省內發電能力的提高。”李繼紅說,“目前,浙江省自身的統調發電容量已達2500多萬千瓦,加上周邊省市也有大量電源投產,我省的供電能力與上年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
從2003年缺電開始,浙江的電廠開始大規模上馬。經過三年的建設,去年,迎來了電廠投產的高峰。
李繼紅說:“去年一年總共投產18臺機組,計769.56萬千瓦。其中,華能玉環電廠投產了全國首臺超超臨界單機100萬千瓦機組;大唐烏沙山電廠一年有4臺60萬千瓦的機組同時投產,這在發電史上很少見;還有蘭溪電廠也投產3臺60萬千瓦機組……”
今年上半年,玉環電廠又投產一臺100萬千瓦機組,蘭溪電廠也投產了一臺60萬千瓦機組;下半年,臺州五期將投產一臺30萬千瓦機組。
這一切,都為2007年全省統調負荷能沖上3000萬千瓦奠定了基礎。
回憶2003年,那年夏季高峰全省最高負荷為1500多萬千瓦,而且三分之一的電是從外部購進的。
電力部門表示,用電負荷超3000萬千瓦,還說明了浙江經濟活躍、工業發達,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當然,節能節電意識,還是萬萬少不得的。”
電網常常“卡脖子”——每天100多萬千瓦電送不出
電廠建好了,得有線路將電輸送出去,百姓才能用上電。“近幾年,大量電廠的建成投產,讓電網建設有點跟不上腳步了。”李繼紅說,“目前,由于電網的制約,每天大約有100多萬千瓦的電力送不出。”
電網建設受阻的工程,大多集中在沿海的臺州、溫州等地區。如寧波、臺州地區電廠較多,原有的電網已不能再承受過多的輸送能力,因此,前幾年省電力公司就規劃了臨海和義烏丹溪之間東西大通道的建設,期望通過增加沿海電力輸往內陸的通道,緩解原有線路的壓力。
“但由于一些原因,這條大通道目前還沒建成。”李繼紅說,“這使得原有通道已難以承受沿海大電廠的電力送出壓力,很可能出現部分區域限電,而部分電廠卻有力使不出的尷尬局面。”
遭遇同樣問題的還有樂清電廠。電廠將于今年底投產,但輸送通道卻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建成。
杭州市區電網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昨天,杭州共有5條線路滿載,分布在濱江、下沙、城北等區塊。這5條線路分別是濱江變電所的子午線、杭橡變,東區變電所的士蘭線,長木變電所的煙庫線,涌寧變電所的鋼廠線。
對于變電所輻射問題,不少老百姓都有著自己的擔憂。其實,美國IEEE(跨國電氣電子工程學會)2002年頒布的工頻電場和磁場的暴露限值為5千伏/米和904微特斯拉,而我國的環境保護標準的工頻電場和磁場的暴露限值達到了4千伏/米和100微特斯拉,比美國標準更嚴格。
以比較接近公眾的110千伏變電所為例,目前杭州市這種變電所外的電場水平低于標準限值的1/10,工頻磁場水平低于標準限值的1/25。應該說是安全的。
舟山用電捷報傳來——舟山與大陸電網將聯網
舟山的海島地形,決定了這是浙江省唯一的海島電網,未與全省大陸電網聯網,僅靠內部發電廠及兩條海底電纜供電。
但近年來,隨著舟山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電力需求快速增長。據預測,今年舟山電網最高負荷將達46萬千瓦,電力供應將出現5萬千瓦左右的缺口。今年7月4日上午,舟山市已緊急啟動了有序用電A級預案。
為緩解舟山用電缺口,記者從省電力公司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將開工舟山電網與大陸電網聯網工程,通過海上架空線將舟山電網與大陸電網連接。這樣,舟山百姓就能享用豐富的電力資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