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報道稱,雙良節能以控股方式合資設立了江蘇通尼斯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將研發新型風力發電機組。新型風力發電機組瞄準海上風力發電,或將成為目前主流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的有力競爭者。記者就此致電雙良節能,但未得到進一步消息。
不過,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雙良節能作為傳統節能環保服務企業,向風電等新能源領域延伸產業鏈符合其整體布局。而且,節能服務類公司向新能源領域延伸業務已成為一種趨勢。
發力新能源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3.7億千瓦,實現了44%的年增長。而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我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0553萬千瓦。
全球風能理事會發布的《全球風電發展年報》預測,未來五年內全球風電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2015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將再次達到5350萬千瓦,累計裝機突破4億千瓦大關。風電成為最有潛力的新能源產業之一。
“雙良節能進入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領域將與其傳統的節能服務形成更好的互補,有利于其為業主提供全套服務方案。”賽迪顧問的一位研究員告訴記者。
雙良節能方面證實,他們于近日與世界著名透平制造商——索拉透平國際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同開發中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市場。采用冷熱電三聯供技術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是天然氣能源梯級利用的最佳方式,系統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可達到85%。
此項目合作中,雙良節能將為項目總承包牽頭方,提供系統設計和煙氣型溴冷機,索拉透平負責提供燃氣輪機發電機,雙方合作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優化三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一位對雙良節能情況頗為熟悉的人士告訴記者,雙良節能屬于節能裝備行業,主要從事民用燃氣余煙回收利用等技術裝備,以及部分用于石化行業的各類管殼式換熱器,但石化業務已在逐步減少,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是其未來發展重點。
科學規劃謀布局
實際上,雙良節能進入風電等新能源領域早有布局。
去年5月,雙良節能牽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成立合資公司中科雙良儲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空氣儲能領域,從事儲能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等業務。
近年來,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但新能源發電并網一直存在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等現實問題。無論是風電、光伏還是電動汽車,其大規模推廣和商業化應用,除政策等宏觀環境外,前提和關鍵在于高效、綠色的儲能技術和產品。業內觀點認為,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這未來三大新興產業的發展瓶頸都指向了同一項技術——儲能技術。
數據顯示,壓縮空氣儲能全球安裝量超過400兆瓦,已成為繼抽水蓄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儲存形式,也是最有前景的新型儲能形式。
賽迪顧問的上述研究員表示,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完全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能夠在空氣壓縮時將風電、太陽能等電力能源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釋放出來,可很好地解決新能源發展的難題。“可以說,雙良節能去年布局空氣儲能時,已經在為進軍新能源領域做鋪墊了。”
打造大能源產業平臺
記者從雙良節能最新發布的半年報中發現,雙良節能擬出資6億元參與設立20.1億低碳產業投資基金,意在打造大環保和大能源產業平臺,收購和孵化節能環保、新能源等低碳產業高科技項目,培育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由此來看,雙良節能的目標并不局限于風電、光伏某一具體領域,而有可能涉及與清潔能源有關的整個行業。”分析人士稱。
除了雙良節能外,記者了解到,天壕節能等多家節能服務公司,也都在密切關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尋找進入該領域的契機。
北京一家節能服務企業負責人表示,相比傳統化石能源,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本身就是節能減排的。可以說,節能減排與新能源產業相關性非常強,因此,節能服務企業延伸產業鏈時很自然會想到新能源領域。
“在國家大力鼓勵發展新能源示范城市(園區)、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大新能源在建筑中應用比例的背景下,新能源在越來越多的建筑中得到了應用。新能源已經成為節能減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家做建筑節能服務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上海普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新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將會為眾多節能服務公司提供發展機會。他們就一直專注于新能源領域的技術與產品研發,推動新能源在智慧低碳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