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爐膛內最后一塊煤燃燒殆盡,山東省乳山市熱電廠正式關停,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與此同時,在熱電廠增加供熱能力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工程進度。今年冬天,更加環保節能、供熱能力更強的新增供熱項目將取而代之。
政府痛下決心關停老熱電
雖然心有不舍,但乳山熱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卻這樣說道:“20多年前,建設熱電廠是為了節能減排;今天,熱電廠關停,還是為了頭頂的那片藍天,我們全廠所有員工都能理解和配合。”
乳山熱電有限公司于1987年10月正式立項,1991年投入運營。擁有4臺拋煤機鏈條蒸汽鍋爐的熱電廠承擔了市區深圳路以西的供熱,既為城區大部分市民家庭冬季取暖提供了熱源,也保障了城區及其周邊企業的正常運行,是城區及周邊工業區重要的能源支點。
隨著城市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老熱電廠也走到了盡頭。在當前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形勢下,上級環保部門和社會監督對乳山熱電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供熱需求量和工業用汽量都在增長,原有設備滿足不了需求。盡管熱電廠一再通過技改降低污染排放,但仍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由于設施老化陳舊,無法達到節能環保的新要求,且設施已經沒有維修價值,乳山市政府痛下決心,對乳山熱電公司依法予以關停。
7月23日凌晨5時,隨著鍋爐爐膛內最后一塊煤燃燒殆盡,乳山市熱電廠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乳山市政府投資2.35億元,于市區西外環路西、海河路西端路南新建的新增供熱項目。
新增供熱項目今冬啟用
近日,記者來到了位于城區西首海河路19號的市熱電廠增加供熱能力項目施工現場。此時主體工程已經完工,120多米的煙囪高高聳立,煙囪旁4臺循環硫化爐已經架設起來,脫硫、脫硝以及除塵設備已經初見雛形。
目前,乳山市正全力加快熱電廠增加供熱能力這一重點民生工程建設。項目規劃總規模為兩臺116兆瓦循環流化床熱水鍋爐,兩臺75噸蒸汽鍋爐,2臺抽凝機組和附屬生產設備以及配套的城區集中供暖管網。
在施工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新的熱源廠采用循環硫化爐取代了原來的鏈條爐。循環硫化爐的特點是節能、減排,節能效率能由原來的50%提升到90%左右,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約783.4噸,減排氮氧化物約100.2噸。項目投運后,既可增加供暖面積500萬平方米,最大限度地滿足周邊區域的用暖需求,又能節能減排,適應節能減排的新要求。
“目前,工程進展順利,今年冬天取暖季來臨時就可投入使用。老熱電廠的供暖用戶在今冬供暖期到來之際將全部與新增供熱項目的熱源聯網。”項目部環保項目負責人史大偉說。
排放量將達到國家標準
“據了解,增加供熱能力項目將通過脫硫、脫硝、除塵等環節,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煙塵的排放。項目采用先進的方法,使排放量遠遠低于現階段的排放標準,環保效益大幅提升。
史大偉說,在整個熱電廠增加供熱能力項目中,節能減排設施的建設占據了重要地位。僅脫硝脫硫除塵三個環節的環保投入就高達5000多萬元,約占工程總投資的20%。
“爐內產生的氣體,通過燃氣爐內進行脫硝環節,排至布袋除塵器內進行除塵。除塵后的氣體被排到脫硫塔內,采用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進行脫硫。經過了這三個環節,氣體可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然后通過煙囪排放出去。”史大偉向記者介紹了脫硝脫硫除塵的工作流程。
“新增了項目,升級了設備,人的思想和技術也得跟著升級。”乳山市熱電廠負責人說,目前,他們已經選派了30名員工在威海市熱電廠跟班參加技能培訓,月底還要派人去南方學習節能減排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