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承德市政府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節能環保領域的深度合作。
從京津冀區域發展現狀來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環境服務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市場空間巨大。特別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河北建設生態涵養保護的支撐區,環保產業要先行。2014年,我省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確定了在全省打造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環保產業園的發展構想,將承德確定為“全省生態環保產業示范區”和“重點支持的千億元環保產業基地”。
“承德作為京津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態屏障,要守護好生態環境,也要尋求自身發展。”承德市市長周仲明表示,該市把環保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綠色崛起的戰略之舉,著力構建環境專用設備、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水污染治理設備材料、資源回收利用、節能產品與潔凈產品、環境服務七大環保產業體系,全力打造京津冀生態環保產業園。
承德市在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領域具有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優勢,中關村節能環保科技研發優勢突出,兩地在資源稟賦、功能布局等方面具有很強互補性,協同發展、創新合作可以說“一拍即合”。雙方將通過強化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支持新興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在大區域形成以創新驅動為根本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8月初,承德市政府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環保產業合作及環境治理對接會上,發布了12個方面、119個環保項目,科凈源、嘉博文、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等一批中關村企業、聯盟,已與承德在尾礦處理、水處理、餐廚垃圾處理等方面開展合作,簽約近20項合作項目。
承德按照政府推動、企業經營、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開發模式,打造生態環保產業園。在企業培育上,全市環保類企業已達89家,涵蓋了環保產品制造、環保監測服務、環保技術推廣、污染源在線設備運維、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等多個領域。
在產業創新上,強化生態智慧、技術引領的理念,與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建立全面合作關系,正在推動中關村智慧環境高新技術展示中心建設,推動智慧環境產業研究院、環境容量交易中心等項目落戶承德。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攜手合作,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等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成功引進博天環境集團在承德建設環保儀器科研與產業化基地和環保基金。
在機制建設上,探索政府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深化與河北航天、河北先河、天津同陽等公司的合作,廣泛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的環保新機制。
目前,該市已完成《關于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按照《方案》目標要求,到2017年底,實現50%以上的縣區級以上的城鎮集中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治理設施委托第三方托管運營;30%以上的省級產業示范區、經濟開發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整體打包,委托第三方治理企業進行設計、建設和運營;電力、鋼鐵、水泥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由第三方托管運營的比例不低于80%;到2020年,第三方治理在全市治污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全面推開,優質、高效、完善的第三方治理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第三方治理業態和模式趨于完善。該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需求以及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推進為環保產業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同時,該市正在籌備設立環保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在政府投入的同時募集民營資本,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業投資領域,支持產業發展。目前環境基金募集工作已全面啟動,首期基金已進入方案設計階段,預計首期基金額度不低于5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