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環保,一個字:“省”!時下,一場聲勢浩大的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正在申城如火如荼地開展。從高科技含量的節能型住宅,到外企白領自發組織的“無車快樂日”,滬人“省”字當頭樂“節能”,自在時尚不“摳門”,讓自己的城市生活時刻“綠”意盎然。 滬人“節能”妙招多
上海人,素來以精明的頭腦著稱,走過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物質匱乏年代,一個“省”字曾經一度被許多人“扔進了歷史的垃圾箱”。
而如今,一種“新節儉主義”的生活和節能理念重新在申城成為了時尚。記者近日在申城各界調查發現,一種倡導“出門公交不打的,循環消費不"血拼",不下館子不剩飯,少開空調更自然”的“節能主義”新生活方式正在申城白領一族中悄然流行。
在滬上一家咨詢公司任職的梅小姐告訴記者,自己這幾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網上經營社區二手貨小店,既可以用適宜的價格買來心儀的商品,交了不少朋友還有利于環保。而外企白領劉先生是“有車一族”,卻在辦公桌前貼上這么一則提醒:少開一天車、爭做節能人。劉先生說,比起開車,坐地鐵又方便又節能,以后要多乘坐公共交通。
樂居“綠”廈千萬間
買房,除了地段、價格,你有沒有考慮過它是否節能?一個夏涼冬暖的住宅,不僅能讓你生活更舒適,還能讓你少掏腰包——節能建筑的室內溫度可以比普通建筑低或高三至四度,住戶全年的空調用電因此將比普通建筑低近一半。選擇這樣的“綠色建筑”眼下已經成為申城購房者的新寵。
在上海政府部門檢測通過的第一個生態環保住宅項目“萬科朗潤園”里,記者發現,這里的建筑處處貫徹了節能減排的高科技內容——太陽能集中供熱經濟又環保,中水利用節水效果明顯,而吸一口氣,住宅里的空氣就像戶外一樣清新自然,除了中心庭院的眾多綠色植物形成的“氧吧”,還有模擬自然通風模式,讓大樓也能來個“深呼吸”。
正在小區里享樂綠意的業主馬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就是看中了這里無所不在的環保理念,既有高科技的內容還省下了日常的生活開支,真是何樂而不為。
校園也有“節能先鋒”
比起白領、主婦,學生族們歷來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耗能大戶,而在上海首創的“節約型校園”同濟大學里,記者卻看到了不少校園“節能先鋒”。
“瞧,這是我們校園獨特的節能燈具,全年節電四點五萬多度;還有這里的水池,流出來的其實就是經過凈化的洗澡水……”正在讀大二的張同學繪聲繪色的向記者介紹。如今,“節約文化”已構成了滬上不少校園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同濟大學以節約理念促進校園和諧的舉措,已顯現出經濟效益,年節省開支達一千二百余萬元人民幣。
“這絕不僅僅是一筆簡單的"節約賬",更重要的是,隨著節約意識的形成,上海校園的"節能先鋒"越來越多了!蓖瑵髮W副校長陳小龍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