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港口實施龍門吊“油改電”、化工企業安裝余熱發電裝置、紡織企業實現能耗智能調控……今年來,湖北一批大型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各類電力節能改造,取得了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企業因此節約生產運行成本逾億元。
記者在長江中游深水港武漢陽邏港了解到,陽邏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原先共有7臺起重量為41噸的門式起重機,目前已有4臺完成“油改電”。
“把燒柴油的龍門吊改成電能驅動,運行成本只有以前的六分之一,而且減少了燃油排放,保護了環境。”武漢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工程部電氣工程師祝鵬輝說,龍門吊吊裝一標箱貨物,需消耗1.14升0號柴油,按現價每升5.35元計算,每標箱貨物油耗成本約6.1元;而用電能驅動,每標箱電耗成本僅1元。未來7臺龍門吊全部完成“油改電”后,碼頭每年可節省燃油及維護成本500多萬元。
據國家電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統計,在湖北全省51個港口中,仍有30%的集裝箱吊裝設備在使用柴油發動機。未來3年內,湖北將在所有港口實現集裝箱吊裝設備電力化。
位于湖北荊門的新瑞仹磷化公司是一家用電大戶,年用電量約為6500萬千瓦時。而它在生產過程中,每噸硫酸裝置副產中壓過熱蒸汽1.44噸,這些熱能曾被白白排放掉。
湖北電力節能公司在這家企業投資2800萬元新建蒸汽余熱發電裝置,將熱能回收利率由60%提高到95%,預計年發電量可達2520萬千瓦時,折合標準煤約8300噸,產生節能效益約1400萬元。3年后,湖北電力節能公司將收回投資,此后裝置產生的經濟效益歸新瑞仹磷化公司。
武漢裕大華集團是湖北省電力公司推進電能服務管理的受益者。今年,123個能耗監測終端在這家國有紡織企業上線,對設備進行能耗智能調控,預計全年可為企業節約能耗成本330萬元。
據統計,今年1至8月,湖北供電部門已在企業實施大型電能替代項目457個,實現替代電量15.2億千瓦時,簽訂節能合同15份,為企業節約電能1.05億千瓦時,為企業節約用能成本1億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