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住宅,因為樓房年久失修、窗戶走風漏氣,夏天熱冬天冷,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節能改造工程通過給房子“穿衣戴帽”,可以讓家里的室溫保持恒溫,在保證冬暖夏涼的同時,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今年8月起,太原市對省政府金剛里宿舍、省委金剛里宿舍、山西工商學院、山西傳媒學校進行節能改造,目前,已有412萬平方米的老舊住宅完成節能改造。
節能改造后的房子進入冬季保溫效果如何?改造前后有無差別?昨日,記者分別走訪試點小區、采訪施工技術人員,讓大家了解建筑節能帶來的變化。
室內溫度明顯感覺比去年高
太原杏花嶺區金剛里北一巷,分布著金剛里小區、省政府金剛里宿舍、省委金剛里宿舍等多個居民生活區,也是此次節能改造較集中的區域,共有14棟樓進行節能改造。12月1日,記者對節能改造后的小區進行走訪。
走進省政府金剛里宿舍,記者首先被粉色的外墻所吸引,與臨近未改造小區相比,最大的直觀差距是建筑外墻的平整度,墻體外看不到裸露的方磚。
在小區3號樓,記者看到2層住戶家開著窗戶,于是敲門探訪。“家里室溫挺高,怕與外面溫差大容易感冒,所以打開窗戶降溫。”劉先生說,今年附近的熱力站剛剛更換了新設備,再加上保溫措施,所以明顯感覺比去年溫度高。
走進劉先生家,50多平方米的屋內非常暖和,記者看到他只穿著秋衣秋褲,用手觸摸暖氣片,熱度略燙手,房間的溫度計顯示在22℃。劉先生說:“今年和去年的差別挺大,3號樓屬于小區供熱末梢,去年壓力不夠時,室溫在17℃,而前幾天下大雪,家里室溫也在20℃以上,至少比去年提高了5℃。”
隨后記者走訪了附近的小區,節能改造后的住房整體室溫均有明顯提高,而在該小區旁邊一個未實施節能改造老舊住宅小區內,不少居民家中室溫在18℃左右。
隨后記者走訪華龍泰小區、興龍苑小區、漪汾華苑小區、山西日報社宿舍等已經完成節能改造的小區,居民普遍認為室溫較去年有所提升。
節能改造有“三改”
“通過給房子‘穿衣戴帽’,減小墻體受環境的影響,讓室溫保持恒溫,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太原市熱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孫博告訴記者,節能改造后,夏天,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率,冬天,在同樣熱源的基礎上,能較好地保持室內溫度。
今年太原市實施的節能改造,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改是戶內采暖系統和熱計量改造,需要在居民家中每組暖氣上加裝跨越管、溫控閥以及熱分配計,以便實現分室控溫、分戶熱計量;第二改是圍護結構節能改造,通俗地講就是給樓房“穿衣戴帽”,包括外墻、屋面和地下室頂板保溫,更換塑鋼平開窗等;第三改是供熱管網平衡改造,用來解決冬季供熱遠端冷、近端熱的問題。
具體到細節,從上而下,先是戴帽工程。首先在房頂上噴涂一層聚氨酯,這種特殊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溫、防水的效果。其次是穿衣,為提高墻體的保溫性,在墻體的四個立面安裝6厘米厚的B1級聚苯保溫板。
而對于住戶家而言,主要是窗戶玻璃和暖氣片的改造。“每個住戶家,在原有的暖氣片上加裝了3通閥,這樣可以自由調控室溫。更換的中空玻璃,固定面均不小于1.5平方米。”孫博說,考慮到下一步的分戶收費問題,公司提前在住戶家加裝了熱分配器。
為了更精確收集到住戶家室溫動態信息,此次還對每棟樓的小室(即供熱檢查井)進行改造,調節整棟樓的熱水流量。
節能改造已完成412萬平方米
根據太原市建筑節能管理中心數據顯示,包括國有大型企業、大專院校及有條件的單位自主實施節能改造,現已有412萬平方米的老舊住宅進行改造,其中,小店區74.66萬平方米,迎澤區99.18萬平方米,杏花嶺區60.9萬平方米,萬柏林區130.57萬平方米,尖草坪區25.85萬平方米,晉源區20.84平方米。
今年年初,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實施方案》,決定從2015年起,利用5年時間,對全市400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實施節能改造。2015年作為起步年,確保完成400萬平方米,力爭完成500萬平方米改造任務。
此次改造針對2007年10月1日前竣工,不在城市規劃拆遷范圍內,抗震和結構安全性能較好,改造后能繼續安全使用20年以上的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筑。當住戶家或整棟樓涉及有違建等問題時,需要先行拆除,才能進行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