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制造大省,但經濟發展依然存在增長方式粗放、低端產業居多、經濟效益偏低等問題,必須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原主任丁耀民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丁耀民認為,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苦練內功,實現新飛躍;另一種是面向省外、國外,以“騰籠換鳥”的新思路,用高端產業替代低端產業,借助外力,加快利用國內外優質資本、先進技術、優秀人才和現代管理經驗。“我們鼓勵企業‘走出去’,利用外面的市場和資金、資源發展壯大自己。在政策方面,對‘走出去’的企業提供技術改造扶持資金等,企業在國外遇到問題時政府也會出面給予解決。”
談到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時,丁耀民說:“浙江省加快先進制造基地建設,要重視大企業、大集團的龍頭示范和帶動作用,同時加大實施企業信息化力度,抓好一批企業信息化試點示范項目,拓展和深化企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工作。”
丁耀民認為,發展資源節約型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是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根本要求。作為浙江省人大財經委、預算委主任,丁耀民在基層調研時,發現在大多數高污染、高耗能的國有大企業把節能減排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狠抓時,中小企業似乎游離于體系之外,這讓他感到憂心忡忡。“調研中不少中小企業都向我反映國家仍缺乏系統有效的政策補償和運作機制,比如淘汰一條包括除塵設備在內的水泥機立窯,損失可達數百萬元,這種情況下企業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抓節能減排工作。”
因此,丁耀民一口氣寫了兩份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節能降耗工作的提案。“在加大淘汰中小企業落后生產能力力度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出臺政策,鼓勵引導中小企業采用節能技術和設備,建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節能的激勵措施。”他說,“希望這個問題能引起政府的重視,同時浙江省在抓節能減排工作時有一些很好的經驗,也值得在全國推廣。”
丁耀民最后強調,企業自主創新離不開對知識產權強有力的保護,否則在低成本的侵權陰影下,會極大地損害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他認為,加強行政與司法的銜接是保護知識產權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保護,屬于行政管理范疇,如加強思想教育、行業管理等;另一方面是打擊,屬于司法范疇,對于侵害知識產權的違法者要堅決依法懲處,發揮法律威懾力,使侵害知識產權的現象越來越少。二者要緊密銜接,相輔相成。“浙江省這幾年大力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越來越好,對提升浙江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