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昆明市政府與法國城市照明管理集團簽署《昆明市城市照明節能改造及綜合管理協議》,由該集團接手昆明路燈系統管理15年,包括完成昆明路燈系統節能降耗改造、維修并管理昆明市公共照明系統。雙方約定,節能必須達到35%以上,報酬為所節約電費的80%,另外20%讓利給政府。據了解,昆明市是全國首個將路燈管理權交給外方的城市。此舉一出,引發了部分市民和路燈管理企業職工的質疑。

圖為記者在昆明南屏步行街拍到的目前照明情況
據了解,這一舉措的背景是,去年國務院發布文件,要在全國范圍之內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昆明市政府的一位領導推薦了法國城市照明管理集團。2007年7月份,該集團先遣人員來昆洽談相關事宜,確定部分方案。
昆明市政府與法國城市照明管理集團在翠湖賓館簽署協議的消息傳開后,引起了廣大市民的質疑。昆明五華區市民張先生說:“照明權承包給誰我們不管,路燈的控制操作方面我們也不清楚,我們只是關心路燈的照明問題,到時候不會讓我們黑燈瞎火地回家吧?”
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李女士說:“在日常生活中,節能我也會,我可以把功率大的燈泡換成功率小的。法國人來管理昆明的照明,如果像我日常生活中那樣做的話,我非常擔心我們的出行安全。”
專業人士的分析也證實了市民對出行安全的擔心并非庸人自擾。他們認為,法國公司承諾的“單燈控制”管理技術和低壓節能技術,實質就是通過降低單燈的工作電壓實現節能,但是降壓是有限度的,如果降低的電壓超過190伏,路燈將無法啟動,目前國內擁有該降壓技術的節能公司有很多,該技術沒有得到大范圍推廣的原因就是由于受到降壓限度的要求,節電率最多也就是達到25%左右,而且在這個節能狀態下的燈光的照度將是非常昏暗,昆明是中國一個著名旅游城市,目前在照明上采取的是后半夜只開一半燈的節能照明方式。本身后半夜的燈光就比較暗,如果再采取這樣的節能方式,將直接影響昆明市的整體照明質量,給行人、車輛帶來不安全隱患。
對于市民及專業人士的擔心,昆明市城管局燈管處的負責人則表示,市民的出行是要有足夠的亮度,但不是越亮越好,亮度過高會造成光污染。法國照明設備提供的光照度以舒適為前提,決不會讓人感覺到光線很弱。
單燈控制技術可節約大量成本,依據不同路段的人流、周圍光照環境、道路寬度來科學調節每盞燈的亮度,達到按需照明。比如,有些路段有廣告燈箱的亮度、基礎設施中用于裝飾的燈源,系統就可以據此調整這個路段每盞燈的亮度,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但又不會讓人覺得這段路光線很弱。
據悉,根據城市照明亮燈率的相關要求,城市亮燈率必須達到98%以上,協議中約定節能改造完成后,必須保證現有照明的品質,如果保證不了,協議會立即終止。
該負責人稱法方的單燈控制技術,目前在國內尚沒有任何城市運用,外界僅是流傳國內其他省市有這種技術,但只是聽說沒有見過,目前,法國的這項技術在國外有巴黎、布拉格、巴西利亞、胡志明等100多個國家的城市在使用。
另外,部分路燈管理企業職工對由外國人接管路燈管理權能節約成本的說法表示懷疑。他們說,協議中約定,每盞燈每年的管養費用(包括日常辦公、車輛維護使用等)為205元/盞,可是實際上目前昆明市路燈的管養費用每年為145元/盞。針對此說法,燈管處負責人強調,外界流傳的145元/盞是沒有道理的,僅是市場行情,還可以說是一種惡性競爭的結果。其實,205元的維護費用不包括工人的工資,如果包括的話,遠遠高出這個價格。
項目確定后,城管局初步計劃在昆明市彩云路選取某段作為測試點,但目前還沒有進行測試。按照協議中第五章的約定,測試結果必須得到供電部門以及與節能相關部門的認可,如果節能低于35%,協議自動終止。
據了解,為防觸動相關法律,昆明市城管局特意聘請律師對此項目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認真把關。10月20日協議簽署之后,緊接著與協議相關的10多個附件進入商談,目前,雙方就附件中有爭議的問題仍在開會研討。當所有條款與節能相關部門達成一致意見,本周之內將會全部簽訂,簽訂后,前期工作將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