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深圳星級酒店圣誕推廣全面鋪開。但是,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今年有部分星級酒店取消了亮燈慣例。大梅沙喜來登酒店方面告訴記者,考慮到今年的消費心理,酒店方面決定取消亮燈以節省成本。
圣誕節的狂歡,在消費服務行業的星級酒店眼里,其實就是消費者的“花錢狂歡”。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指望在這個節日里撈一把,星級酒店在營造氣氛上,向來是不惜血本。取消亮燈以節省成本,如此精心“打小算盤”,之前還不多見。
酒店取消亮燈以節省成本,也許真的是一種無奈的“非常之舉”。但就節能而言,我還真的希望如此“非常之舉”,能在今后成為一種節能慣例。星級酒店在圣誕節亮起來的燈,其目的主要就是渲染節日氣氛,與“燈”本身的照明功能無關。既然如此,酒店取消亮燈無礙正常營業,還能有效節省經營成本,何樂而不為?
其實深圳去年就開始推行一個叫做“燈塔計劃”的節能行動,不少企業主動參與。有媒體報道說,“燈塔計劃”推行之初,有10多家企業、商場以及著名的大廈加入其中,他們一年以來總共節省的電量,竟可以使南山熱電廠停產一天。星級酒店作為企業,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節能減排已成全球共識的情況下,節約能源已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而取消亮燈不僅利己,還是一種節約能源的“高尚行為”,有助于塑造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社會聲譽。此舉成為今后的慣例有何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