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實招·智力支撐]
兩位院士坐鎮“把脈”長沙能源
[最新動態]近日,一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加盟到長沙能源管理隊伍。至此,市能源管理辦公室已擁有博士兩名。而更為重要的是在20多名市聘能源專家中,官春云、劉業翔兩位院士名列其中,“把脈”長沙能源。
[新聞背景]長沙節能市場如何撬動?能源產業如何健康發展?市能源辦從組建之初就開始“借腦”,在省內成立了首個“能源發展智囊團”——長沙能源專家庫。“到目前為止,已有20多位專家活躍其中,全程指導全市從事節能評估、能源審計、能源監測、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咨詢等工作!笔心茉崔k主任繆晨光告訴記者,在能源專家指導、帶動下,長沙節能服務公司(機構)如雨后春筍。目前已有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沙威勝能源產業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的節能服務開始走向市場化運作。同時,由市能源辦與長沙威勝能源產業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全省首家“節能120”服務中心去年掛牌“上崗”,免費服務企業。據不完全統計,長沙市20多家專業能源管理公司三年時間內已完成綜合節能降耗項目200多個,已累計綜合節約60多萬噸標準煤。
[記者點評]專家就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專家庫的建立,對長沙節能降耗無異于如虎添翼。
[開源實招·挺進新能源]
沼氣每年為農民增收3億多元
[最新動態]據市能源辦最新測算,按照農村每年每個沼氣池節約能源1000元計算,全市已建沼氣池可為農民增收3億多元。
[新聞背景]“無論從水能資源、煤炭資源,還是從火電二次能源看,長沙都是資源缺乏的城市。因此,只有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才能滿足長沙經濟發展與人民群眾生活用能的需要。”市能源辦副主任雷云告訴記者,長沙電力、石油、液化氣等重要能源基本都是依靠外市調入,市外凈調入量超過全市消費總量的80%以上。他同時告訴記者,長沙新能源發展具有較大的前景與潛力。下一步,長沙將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和農村生物質能等,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記者點評]開發利用新能源是一個放長線釣大魚的過程,與節能降耗工作的進行相輔相成,新能源產業應該成為并已開始成為長沙提高能源利用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棋子。
節能品牌活動“唱響”全國
開源與節流如同節能降耗這架“飛行器”的兩翼,承載著長沙經濟快速發展的速度與質量。
2008年夏天,受來水發電出力不足、煤礦減產、機組故障等影響,長沙電力供應一度嚴重不足,用電形勢十分嚴峻。面對如此態勢,市委、市政府緊急應對,科學制訂方案。除采取調煤發電、有序供電措施外,還大力倡導“全民節約用電、創造文明生活”的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市經委和市能源辦緊急出臺全民節電實施方案。嚴格遵守夏季空調溫度控制不能低于26攝氏度,停開景觀燈飾、減少照明燈、降低空調負荷、電梯少停樓層等節電“硬”措施在公共機構、賓館、酒店娛樂行業、工業企業、樓宇商場和超市、社區乃至家庭等地迅速實行,成效顯著。
而從今年7月1日起,我市所有賓館、酒店、招待所等場合全面禁止免費供給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梳子、洗發水、沐浴液、香皂等日用品(簡稱“七小件”),實施明碼標價,有償應用!捌咝〖睆拿赓M供給到不自動供給,再到有償使用,新規陸續出臺并付諸實行,再次成為全市節能降耗工作的重大亮點。
據悉,除以活動為載體外,長沙節能更著力建立長效機制。三年時間內,長沙先后相繼出臺《長沙市關于推動節約能源工作若干意見》、《長沙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項目評估和審查辦法》、《長沙市關于加強全市能源計量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從源頭減少能源浪費。
“從2006年到2008年,長沙萬元GDP能耗值已連續三年為中部六個省會城市最低,預計‘十一五’節能目標有望提前實現。”繆晨光告訴記者,系列節能降耗新招與新政已全面發力,與能耗較低的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形成齊頭并進的局面,其“疊加效應”正逐步凸現,節能文明理念正化為長沙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增輝星城。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