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節水論壇在北京舉行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博@灌溉大講堂
12月8日,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節水論壇在北京舉行,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論壇上發表講話時說,“節水優先”是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決我國復雜水問題的根本出路,也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水利部將從靠河湖分水、靠明確節水標準、靠實施節水評價、靠強化監管、靠調整水價、靠研發先進節水技術、靠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等七個方面貫徹實施“節水優先”, 開創新時代節水工作新局面。
鄂竟平指出,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國長期面臨的基本水情。而“節水優先”是解決我國復雜水問題的根本出路。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等多重因素下,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問題相互交織、更加凸顯。但要注意到,要害是水資源短缺。如果沒有了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都無從談起。”鄂竟平說,解決水的問題必須首先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而從當前我國的實際看,通過節水,就可以有效遏制不合理的需求增長,從總量上減少水資源消耗;通過節水,就可以有效提升用水效率,遏制水資源開發強度;通過節水,就可以有效減少廢污水排放,減輕對水生態、水環境的損害,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面臨的復雜水問題,保障水安全。
澎湃新聞從水利部獲悉,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節水潛力巨大。農業方面,高效節水灌溉率僅約25%,并且標準不高,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54,與世界先進水平0.7-0.8相比有較大差距;工業方面,火電、鋼鐵、紡織、化工等高耗水行業規模大,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城鎮方面,城鎮管網漏損率為15%左右,明顯高于發達國家8%-10%的水平,城鄉節水器具普及率還比較低。
“所以有必要通過節水,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經濟提質增效,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倍蹙蛊秸f,“節水優先”是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鄂竟平說,靠河湖分水,從總體上促進節水,就是要逐步推進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明確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指標、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生態流量管控指標、水資源開發利用和地下水監管指標,靠控制用水總量來促進節水。
靠明確節水標準,推進節水落地,就是要建立覆蓋節水目標控制、規劃設計、評價優先、計量計算的完整標準體系,制定覆蓋農作物、工業產品、生活服務業的先進用水定額,力爭2至3年時間全面建立起節水標準定額體系,把標準定額體系作為約束用水戶用水行為的依據,使節水真正落地。
靠實施節水評價,限制用水浪費,就是要對與取用水相關的水利規劃、需開展水資源論證的相關規劃、與取用水相關的水利工程項目、辦理取水許可的建設項目等4類規劃和建設項目開展節水評價。從嚴叫停節水不達標的項目,從源頭把好節水關。
靠強化監管,保證節水落實,就是要完善國家、省、市三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建設全天候的用水監測體系并逐步實現在線監測,對水資源供、用、耗、排等各環節工作進行全面監管,將用水戶違規記錄納入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防止和糾正浪費水行為。
靠調整水價,倒逼節水,就是要加快建立反映市場供求、水資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價形成機制,按照不同行業特點建立多層次供水價格體系,適當拉大高耗水行業與其他行業用水的差價,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加快水權水市場、合同節水管理、節水認證、水效標識、水效領跑等機制創新,靠價格杠桿實現節水。
靠研發先進節水技術,提高節水水平,就是要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節水技術創新體系,圍繞用水精確計量、水資源高效利用、節水灌溉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節水產品技術、工藝裝備研究,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遴選一批管用實用的節水技術和設備,全面提高節水水平。
靠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喚起全民節水意識,就是要逐步將節水納入國家宣傳、國民素質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活動,創建節水科普場館,發揮好媒體作用,鼓勵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節水活動,積極培育社會水道德觀念和水文明行為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