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四次流拍后,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000792,下稱“ST鹽湖”)趕在2019年年底前進行了第五次公開拍賣,但仍以流拍收場。
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顯示,截至1月1日9時,ST鹽湖所持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88.3%股權和349.5億元應收債權、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97.748%股權和60.23億元應收債權、鹽湖股份化工分公司資產包三場拍賣已全部結束。盡管在原有價值254億元的基礎上打了2.4折,此次拍賣依然因為無人參與競拍而流拍。
值得關注的是,青海已經成立國有資產公司準備接手ST鹽湖上述擬剝離資產。ST鹽湖2019年12月2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管理人與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海匯信”)簽訂《資產收購框架協議》,按照協議,如管理人后續繼續采取公開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處置公司資產包,且無其他主體愿意以超過30億元價格受讓,青海匯信資管將以30億元的價格受讓該資產包,受讓方式包括參與第六次拍賣或直接協議受讓前述資產。
根據公告,上述承諾不可撤銷,青海匯信屆時將無條件按照協議履行。天眼查顯示,青海匯信是一家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16日,注冊資本為26億元,其三名股東均為青海國資背景,分別是海西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青海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格爾木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青海匯信持股為42%、38%和19%。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ST鹽湖將于1月9日9時進行上述資產包的第六次拍賣,起拍金額合計約為29.9億元,與青海匯信接手價格相近,相當于資產原有價值的1.2折。
ST鹽湖始建于1958年,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國企。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主要業務包括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等。其中,鉀肥板塊設計年產能達50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被業內稱為“鉀肥之王”。
但由于近兩年在金屬鎂一體化項目、PVC一體化項目、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等項目上連續巨虧,ST鹽湖于2017年出現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2017年和2018年合計虧損76.55億元。2019年4月30日,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由“鹽湖股份”變更為“ST鹽湖”。若今年再度虧損,公司股票將于2019年年報發布后暫停上市。
8月16日,泰山實業以ST鹽湖不能清償439萬到期債務并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并將通過重整程序清償其相應債權。9月30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鹽湖破產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ST鹽湖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據《財新》報道,ST鹽湖最新一版重整方案將分為幾個步驟,首先是以公開拍賣或協議轉讓形式剝離虧損資產;然后分類清償債務,約3%的債務現金清償,包括公開市場債券在內的約25%的債務留債延期,剩下約70%的普通債權債轉股;最后引入戰略投資者。
1月2日晚間,ST鹽湖發布《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稱,將以公司現有總股本27.86億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9.5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共計轉增 26.47億股股票。轉增后,鹽湖股份公司總股本將由 27.86億股增加至54.33億股。
方案顯示,上述轉增所得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將向債權人分配以抵償債務以及由管理人進行處置。其中約25.76億股轉增股票用于向債權人抵償債務,剩余約7075.18萬股轉增股票 由擬處置資產的承接方有條件有償受讓,受讓對價優先用于支付重整費用和清償部分債務。
ST鹽湖最新重整進展公告顯示,根據截至1月1日下午6時,共有1104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金額約為人民幣 485.81億元。
ST鹽湖方面透露,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意向戰略投資者向管理人提交了報名材料,截至目前未就戰略投資事宜達成一致意見。
ST鹽湖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4.78億元,同比增長22.55%;虧損5.04億元,虧損額同比增長58.49%。ST鹽湖在此前業績預告中提到,報告期公司綜合利用一、二期項目虧損約4.75億元,鹽湖海納PVC一體化項目虧損約6.61億元,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虧損約26.98億元。
1月2日收盤,ST鹽湖報收于9.00元/股,上漲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