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技術集成,推進創新應用
“十城萬盞”試點工作技術拉動效果越來越明顯。據介紹,各試點城市不斷加大對半導體照明的科研投入,加強系統集成技術研發。通過光學設計、散熱、驅動等技術集成,部分關鍵技術得到解決,功能性照明產品已在部分支干道路照明和室內筒燈、射燈照明上得到應用。
據悉,我國芯片產業2009年產值達23億元,芯片國產化率從29%上升到52%;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率型硅襯底白光LED芯片光效超過90lm/W;產業化功率型芯片光效達到100lm/W,通過國家863計劃支持的國產芯片在示范工程中得到應用;功率型白光LED封裝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國產芯片、器件與控制系統集成后成功應用于國慶60周年天安門廣場大屏幕。
試點城市結合區域產業特色和重點工程建設,促進了半導體照明產品集成創新與示范應用,涌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項目,有效提高了社會認知度。上海世博園區LED芯片用量約10.3億個,“一軸四館”乃至整個園區絢麗多變的夜景燈光向世界展示了半導體照明的璀璨前景。綿陽市結合災后重建,在北川新城建設中采用了大量LED路燈,并在新建筑中采用LED照明產品和節能熒光燈,成為率先淘汰白熾燈等低效照明燈具的新城區。此外,企業和用戶不再僅僅關注LED產品本身,而更加注重LED照明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不斷拓展LED技術在農業、醫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培育新興市場。
初步嘗試合同能源管理
目前,半導體照明產業尚未成熟,功能性照明處在啟動階段,市場環境亟待完善,大部分試點城市采取了以政府推動為主、市場導向為輔的模式。同時,多數試點城市對商業推廣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
東莞市鼓勵運用合同能源管理(EMC),在企業主動參與下,積極引進商業銀行、投資基金、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公司參與示范工程,正在組織常平等鎮、街采用EMC模式推廣LED路燈;深圳市蛇口工業區道路照明節能改造項目,采取自我擔保的EMC方式運作;成都市則采取“以路養路、節電返還”模式,并嘗試采用清潔發展機制。
“十城萬盞”的實施,還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進入國內市場,臺灣地區和外企在大陸的投資顯著增加。臺灣地區排名前十位的LED企業,有8家已在大陸建廠;科銳、飛利浦、通用等國際照明業巨頭也紛紛在大陸投資建廠或加大對大陸研發中心的投資。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科技部將加強對“十城萬盞”試點工作的宏觀指導,進一步擴大試點城市范圍,研究示范城市認定標準,加大國家科技計劃支持力度,加強集成技術研發,加快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統籌規劃檢測平臺建設,加強示范工程效果評估。另一方面,將繼續引導各試點城市互聯互通,創新組織協調機制,鼓勵運用和創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善基于應用產品細分的推廣方案;同時,將大力培養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進一步加強環境建設,整合資源,加快建設國家公共服務平臺。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持續推進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業發展,著力提升產品的模塊化、標準化、智能化和可靠性,努力拓展在農業、醫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示范,奮力搶占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高點。”他說。 上一頁 [1] [2]
深入專題了解:十城萬盞LED照明應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