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大旱極寒史上罕見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指出
以往100年將才出現一次的熱浪,將可能變為20年出現一次的程度。等到了這個世紀的尾聲,在2003年歐洲夏天遭遇的那種極端炎熱可能不再顯得很特別。
盡管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指出,目前的大氣環流形勢與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期間的大氣環流形勢有很大不同,但人們對雨雪冰凍災害是否再現仍心存憂慮。更讓人感到混亂的是:不是都說暖冬了嗎?怎么冬天還這么冷?在經歷了去年年初和年末兩次讓人印象深刻的寒潮之后,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博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010年很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一年。百年一遇的災害將可能變為“二十年一遇”。到本世紀末,一些現在看來少有的極端天氣事件將不再顯得很特別。
全球嚴寒、洪災、高溫輪番上演,去年中國遭遇最具破壞性泥石流
記者:您曾講過,“20年來我們從未見過極端天氣事件如此頻繁、集中地發生。”那么2010年讓您印象最為深刻的極端天氣事件有哪些?
卡西姆·阿斯拉爾:2010年有很多的極端氣象事件,這里列舉當中的主要部分:在2009~2010年間的冬季,包括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在內的北半球被極端寒冷大范圍籠罩著。在美國,數以百計的日最低溫度被刷新。在歐洲,暴雪中斷了空中和陸路交通。相反,在北極和加拿大情況卻減緩了很多。
2010年夏季,巴基斯坦遭受了歷史上最糟糕的洪災,2000多萬人受災。2010年6月,是莫斯科有現代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的月份。氣溫超出長期錄得的平均值多達7.8℃。從7月開始一直到8月中旬的高溫導致俄羅斯歐洲國土部分爆發大規模的山林大火,有害氣體影響了數以千萬計的人。
不管是俄羅斯熱浪還是巴基斯坦洪災,都和發生在北半球大氣流的“阻塞事件”有關,它讓天氣模式保持靜態,令熱量和濕氣都不能散開。
在中國許多地方,高溫打破了歷史極端記錄,因此中國有了史上最熱的夏季。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也對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8月,位于中國西北甘肅的舟曲遭遇了中國有記錄以來最具破壞性的泥石流。
冷冬、干旱、炎熱都與大氣層“阻塞”有關,2010年或為史上最熱一年
[1] [2] [3]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