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聚焦照明:節能寵兒難成主角 | 04-25 |
“節能材料為何難以成為城市建設主角?”昨天,三位政協委員都將目光聚集到同一個焦點上。 一筆賬細算下來,令人驚訝:一個三口之家洗澡水量按每日150升算,給這些水加熱需能量相當于2.4度的用電量,假使一年當中100天有陽光能使用太陽能,那么使用太陽能可節省240度電。按照蘇州0.52元/度的電價算,使用太陽能,三口之家光洗澡用電一年便可節省124.8元。 “根據規劃…… |
全軍各部隊注重節能 去年各類資源消耗大幅下降 | 04-25 |
記者從1月23日召開的軍隊資源節約工作會議獲悉,全軍部隊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關于大抓能源資源節約的決策部署,經過一年多努力,資源節約工作的濃厚氛圍開始形成,籌劃探索逐步深入,示范培養取得階段性成果,呈現出由全面啟動向深層發展的良好勢頭。 按照中央軍委關于資源節約軍隊要走在全社會前列的要求,全軍部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 |
環保節能理念深入人心 洗衣機將迎來精洗時代 | 04-25 |
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日趨成熟,在水資源危機、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消費者對洗衣機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替代勞動,而是在洗凈度、智能化、環保節能、保護衣物、衛生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洗衣機品牌都針對消費者需求開發了相應的技術,如海爾的“不用洗衣粉”技術主推環保概念;小天鵝的“霧態洗”技術針對皮膚健康;松下的“斜式滾筒”突出人性化設計…… “本質上說,推動洗衣機技術發展的不…… |
中國節能燈發展前景思考 | 04-25 |
電子節能燈以其高光效、高顯色、節電能、長壽命的優異性能風靡全球。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被譽為民用第三代新光源、綠色環保產品。代表二十一世紀照明光源的發展方向。2001年上半年,我國節能燈行業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時光,稀土三基色熒光粉供不應求,節能燈產品有多少就賣多少,所有節能燈相關廠家包括玻璃管廠、稀土分離廠、熒光粉廠、燈絲廠、燈管廠、組裝廠、電子原件廠以及經銷商都取得非常豐厚的利潤…… |
假節油器泛濫 油耗反而加大 | 04-25 |
據《央視質量報告》普通巴西產節流閥門經過不法分子偽造權威檢測報告后大做廣告,就搖身一變成為能“節油35.8%”的汽車節油器,以進口價30倍以上的價格向消費者出售。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這種近期在市場上熱賣的“世能”牌汽車節油器的真面目。廣州月賣“世能”超800臺。 一段時間以來,號稱“美國原裝進口”的“世能SOLAVITE節油器”鋪天蓋地地做廣告,廣告中稱由“清華大學汽車研…… |
節能降耗保護資源成07年經濟工作重點 | 04-25 |
發改委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包括六個方面:一是,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二是,以發展農村經濟為重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是,大力推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四是,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五是,繼續深化各項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六是,更加注重解決民生問題,積極促進社會和諧。證券通認為,回顧06…… |
我國新建建筑設計執行節能標準比例達95% | 04-25 |
城鎮建筑能耗高的情況正在我國得到扭轉。近日,來自建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06年底,各地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比例已達到95.7%,與2005年相比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 根據建設部作出的部署,“十一五”期間,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標準;逐步建立四個直轄市和北方寒冷地區節能65%的國家標準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發展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綠色建筑,并形成相關標準和…… |
全國建筑節能改造須投入1.5萬億 | 04-25 |
1月18日,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對外宣布了全國建筑節能及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專項檢查情況。結果顯示,全國節能工作確定的五個方面的任務,除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外,基本實現了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 仇保興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有一半的存量建筑的建設將在此間完成,因此,未來15~20年將是一段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能否強制實行建筑節能標準,將關系到我國能不能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道路,能否對…… |
確保節能降耗達標 國家下月或第三次上調電價 | 04-25 |
據北京了解內情的業內人士稱,由于最近電煤價格已經上漲幾十元人民幣,根據煤電聯動機制,中國政府有望最早在3月份出臺上調電價舉措。這將是兩年來電力價格的第三次上漲。另一方面,來自國家統計局的信息顯示,中央關于2006年GDP能耗至少下降4%的目標沒有完成,國家能源智囊團專家亦建議調整能源價格。 電力漲價幅度或低于去年 業內分析人士稱,此次提價幅度很有可能低于去年6月的那一次。&…… |
我國污染物排放去年不降反升 | 04-25 |
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3日說,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每年節能4%,減排2%”,結果2006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平均每兩天發生一起突發性環境事故,群眾環境投訴增加了三成。 潘岳說,當前我國的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環境與經濟的矛盾空前突出。 20多年的成果與20多年的污染,過度消耗了我們的資源與環境。環境資源問題已經對建設“和諧社會”構成了嚴重挑戰,早已超越了專業層次,成為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