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各國角逐蒙古塔本陶勒蓋煤礦一事,有了最新進展。
6月30日,蒙古國駐華大使策登扎布·蘇赫巴特爾在“中蒙合作前景”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煤礦最終歸屬將在7月11日前決定。
目前,第一輪招標中的六家公司已經剩下三家,其中兩家為俄國和中國企業。中國神華集團被視為熱門競爭者之一。
據蘇赫巴特爾介紹,塔本陶勒蓋煤礦最終歸屬權將要由蒙古國議會(國家大呼拉爾)決定,并將于7月11日后休會,如果不在最后一次會議上作出決定,本屆政府將無法兌現當初做出的“任期內決定煤礦前景”的承諾,對下屆競選將非常不利。
記者從多位人士處獲悉,神華最終能夠成功收購塔本陶勒蓋煤礦幾乎沒有任何懸念。蒙古國將與中國和俄國的交往定為本國外交基本原則,平衡與兩個大國的關系是其首要外交考慮。而塔本陶勒蓋的開發問題,幾乎已經成為政府外交層次的事項。
塔本陶勒蓋煤礦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未開采煤礦,礦區煤炭儲藏面積達400平方公里,煤層厚度190米,共16層,該煤礦屬優質煉焦用煤,原煤出焦率60%以上,是世界上緊缺煤種。初步探明的焦煤儲量約為64億噸,其中主焦煤18億噸、動力煤46億噸,價值高達3000多億美元。
神華做足功課
“隨著國內煤改初步完成,煤炭企業壟斷進一步加深,價格也隨之高漲,煤炭開采成了極為有利可圖的行業,神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介入蒙古煤炭開發的。”煤炭市場專家李朝林告訴記者。
早在2003年,為獲得這一煤礦的開采權,神華就與蒙古國政府進行溝通。其間經歷了多次波折,神華也聯合金融、鐵路等部門進行聯合投資,以期能獲得蒙古國官方許可。
當年,巴彥淖爾盟和神華集團組建經貿代表團赴蒙,就合作開發蒙古國塔本陶勒蓋煤礦事宜與蒙古國有關方面人士進行會談,當時雙方已經商定短期內簽署正式合作協議。
現在隨著資源緊張,塔本陶勒蓋煤礦的價值日漸凸顯,各國開始注重這個煤礦的開采權,競爭對手也由當初神華一家變為多家。而神華為了獲得塔本陶勒蓋煤礦,做足了功課,不但修建了連接煤礦的鐵路,還為煤炭下游加工成立了專門的公司。
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官網顯示,2011年1月8日,神華集團在烏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園區內成立巴彥淖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這個公司充分利用蒙古國煤炭資源主要實施煤電焦化項目。
這個公司將加快對蒙古國煤炭資源的開發引進,規劃年產1200萬噸洗煤、480萬噸焦化、48萬噸甲醇、4.8萬噸焦油等生產項目。其中,一期項目開工建設年產600萬噸洗煤、240萬噸焦化、24萬噸甲醇、3萬噸焦油。如此一來,如果神華能夠成功引進蒙煤,加工、消化有了出口,不至于導致煤礦的煤炭積壓。
擁有鐵路是成功獲得塔本陶勒蓋的關鍵。蒙古國社會依托較差,物流運輸能力弱,將生產的煤如何運出去是關鍵。塔本陶勒蓋礦區鐵路運煤專用線位于我國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巴彥淖爾市和包頭市境內。本線南起包神鐵路萬水泉南站,經包頭市、穿烏拉山,經烏拉特前旗沙德格工業園區和北方重工試驗區,至烏拉特前旗金泉工業園區,后經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西,延至中蒙邊境中方口岸甘其毛道,線路全長354公里,總投資41億元。
李朝林告訴記者,建成鐵路不但能將蒙古國的煤炭順利運出,對我國也有重要意義,現在鐵路運力明顯不足,現有鐵路基本上無法滿足國內煤炭運輸需求,神華建成新的鐵路,解決了外煤內運的問題,否則從塔本陶勒蓋煤礦獲得的權益煤運回國內也將是嚴重的問題。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