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進口俄羅斯原油比去年同期增加18%,當月進口720萬噸,相當于175萬桶/日,而沙特對華出口的原油降至最高126萬桶/日(共進口了264萬噸)。很顯然俄羅斯已經取代了沙特阿拉伯,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分析認為,這與俄沙兩國在原油問題上大打價格戰有關。
在病毒肆虐期間,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沙特無法與非成員國俄羅斯就石油減產問題達成一致,沙特決定采取報復性加大石油開采量,此舉引發油價下跌,進而導致3月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4月20日更是出現了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首次負油價。而后各方達成了減產協議,沙特趁機對出口亞洲的原油漲價。該國將原本會在6月出口亞洲的輕質油價提高至6.50美元/桶,為了繼續抬高價格,該國還表示會從6月開始每天再減產100萬桶原油。
沙特試圖通過提高油價來提升自己利潤的舉措,并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作為大買家之一的中國,隨即做出了其他選擇。事實上,在沙特上調價格后,就給了俄羅斯加大輸出的機會。中國4月原油總進口量為984萬桶/日,高于3月的968萬桶/日,雖有病毒影響,但今年中國前四個月的進口依然達到了同比上升1.7%,可見中方市場的龐大與前景。俄羅斯緊握機會,大力開拓中方市場,積極與中石油等華企簽署數億噸的石油大單,莫斯科當局還積極推動修建石油傳輸管線,加大對華能源輸出力度。另外,中國正逐步放開原油進口配額,可對于各石油出口國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而俄羅斯就搶先沙特,正搶占地方獨立煉油廠市場,事實上,俄羅斯已經實現多個月對華原油出口量超過沙特。
而在全球爭論油價之際,中國在相關領域也取得了突破。中國海油集團日前宣布,自然資源部已經完成了對墾利6-1油田的探明儲量報告評審備案工作,這個位于中國渤海萊州灣北部的油田有著超過1億噸的石油探明地質儲量,這將幫助中國能源企業獲得至少10年的資源保障。
在俄羅斯搶占中國原油市場、中國勘探又取得新突破之際,沙特開始后悔此前的漲價舉措,近幾日的報道顯示,沙特為了恢復在中國市場的吸引力,緊急下調油價,銷往亞洲的阿拉伯輕質原油較4月下降4.2美元/桶,該國希望以此“追擊”俄羅斯,不過從去年的成交價格來看,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價格平均每桶比沙特便宜2美元,所以,你認為沙特今年還能奪回中方市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