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市場運行情況
動力煤市場波動調整。一是電廠煤炭庫存增至較高水平,10月18日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已達928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300萬噸。二是政策保供效果逐步體現,市場資源供應能力上升。其中,10月份吉林地區新增進口配額500萬噸;黑龍江地區綏芬河與滿洲里口岸增補進口配額400萬噸。三是11月初在上海召開的中國進口博覽會導致部分下游需求企業加緊提前補庫。截止10月30日,CCTD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參考價格報收于607元/噸,比9月末微漲1元/噸。
煉焦煤市場穩中有漲。在下游焦炭市場持續走強的拉動下,國內煉焦煤市場保持穩健運行,部分地區市場煤價格小幅上漲,其中山西臨汾1/3焦煤(S≤0.9%)上漲50元/噸,個別如安澤地區低硫焦煤(S≤0.5%)上漲110-120元/噸;山東兗州氣煤(S≤0.6%)價格上漲60元/噸,其他地區也穩中上漲。進口煤方面,受我國進口煤限制政策影響,澳洲煉焦煤成交不足,價格不斷下探,截止10月30日,普氏中揮發分焦煤國內到岸價格116美元/噸,比9月末下跌10美元/噸。在澳洲煤炭資源量不足的背景下,外蒙煤炭需求有所增強,價格逐漸走高,10月份進口蒙五原煤上漲約50元/噸。
焦炭市場繼續走強。10月份國內焦炭市場維持上漲走勢,全月累計上漲100元/噸,目前焦化廠出貨情況良好,心態依然較為樂觀。主要影響因素在于:一是鋼廠開工率維持高位,對焦炭等原料剛性需求較大。二是焦化行業去產能政策進一步推進,但部分地區新增產能暫時無法彌補減產缺口,市場供需偏緊。三是焦化廠出貨狀況較好,廠內焦炭庫存不高,提漲積極性較大。從統計的230家樣本焦企焦炭庫存情況看,目前庫存合計為76萬噸,與9月末基本持平。
鋼材市場小幅上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報收于51.4%,連續8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其中生產指數為53.9%、新訂單指數為52.8%,環比基本持平,表明制造業供需均維持在較高水平。在家電與基建等開工需求的拉動下,鋼材市場總體延續上漲走勢,中鋼協發布的最新一期鋼材價格指數為107.34點,較9月末上漲1.27%。從跟蹤的國內十大城市現貨行情均價看,高線較上月末(下同)上漲110元/噸,三級螺紋上漲121元/噸,冷軋上漲96元/噸,熱軋上漲47元/噸,中厚板與上月末持平。最新統計的全國鋼廠高爐產能利用率為84.08%,較上月末微降0.14個百分點。
十一月份市場走勢研判
對11月份國內煤炭市場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分析如下:
利好方面,一是宏觀經濟走勢向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3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長1.9%,較6月份預測值提升0.9個百分點,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二是環保疊加年末保安全政策對部分地區煤炭供應能力有所限制;三是由于冬季供暖需求以及下游焦炭市場持續上漲對煤炭市場的支撐。
利空方面,一是大秦線檢修結束,煤炭運輸通道恢復正常;二是主產地煤炭產能釋放,疊加東北地區新增進口配額,供需偏緊態勢有所緩解;三是氣溫下降,北方地區鋼材需求下滑,對煤炭市場支撐力度減弱;四是11月初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上海及周邊地區煤炭消費和運輸形成一定限制。
綜上所述,11月份國內鋼材市場需求下滑,價格在高庫存影響下或震蕩回調;焦炭市場短期依然偏強,但隨著價格走高,后期觸頂回調的風險加大;煉焦煤市場繼續穩健運行,市場煤價格穩中小幅上揚;動力煤市場在冬季保供政策影響下或延續波動調整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