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方面,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慶活動圓滿完成后,近日為保安全而停、減產的煤礦將陸續復工復產。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調研了解,截止7月2日,榆林地區累計29家煤礦恢復正常的生產和銷售活動。預計一周內產銷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同時,在增產保供政策下,涉及榆林生態恢復綜合治理工程、鄂爾多斯煤礦臨時用地等問題的煤礦,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并形成有效產能釋放。
港口方面,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重點監測的數據,7月2日,北方九港庫存2175.7萬噸,較6月29日增加近100萬噸,主要是因為6月30日-7月1日港口集中封航,影響了發運。但是,該庫存基本與2018年持平,較2019、2020年偏高110萬噸左右。
也就是說,北方港口庫存并不低,但缺乏流動性。
買方心理:受采購成本高和對后期增產預期高等影響,下游采購積極性繼續受到抑制。
賣方心理:在供應增加的預期下,部分貿易商因擔心政策風險而提高出貨積極性,但是報價與買方心理預期存在一定偏差,實際成交仍以長協煤為主。同時,也有部分貿易商因到港成本較高,價格出現倒掛,有待漲解套的情緒存在。
整體來看,港口場地供應相對充足,但是買賣雙方在價格上存在分歧、處于僵持階段,影響了港口煤源流動性,部分庫存未形成有效供給。
需求方面,七八月份為傳統的煤炭消費旺季,居民制冷耗電耗煤需求年內高位。但是,隨著降雨增多,以及白鶴灘水電站正式投產發電,后期水電出力或將有明顯提速,緩解部分火電壓力。
價格方面,在保供增產政策下,部分坑口價格已經出現下降。如果增產如期兌現,坑口降價能夠持續,到港成本將明顯下移,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也將有所提升,港口煤源流動性恢復,價格也將逐步回歸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