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近日發布的2013年工作總結中,一份《關于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生物質能源開發情況的考察報告》引發熱議。全國人大代表、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陳義龍表示,全力發展非糧生物質燃油燃氣產業,是破解我國石油與天然氣危機的有效途徑,只有大力發展非糧生物質燃油燃氣產業,推動我國進入種植能源新時代,才能確保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推廣生物質能源迫在眉睫
從全世界來看,生物質能源在新能源中占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歐洲國家,生物質能源在新能源中的比重超過60%,遠遠超過風能、太陽能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變,屬于資源消耗型與環境污染型,我國化石資源短缺與環境承載能力已達極限,如果繼續延續傳統的化石經濟模式,將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巨大挑戰。
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進口原油約2.78億噸,占消費量的57%以上,到2020年原油對海外的依存度可能超過75%,每年約有4.5億噸原油從海外進口,天然氣對國際市場的采購量也要達60%左右,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我認為當前資源和環境對發展的束縛已經凸顯,長期依賴化石能源的發展模式,不僅引發了能源安全問題,也帶來了污染問題,比如頻發的霧霾天氣。”陳義龍代表表示,要破解我國資源與環境兩大制約性因素,只能通過現有機制、體制的改革,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
我國近年在全力推進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取得成績。目前,我國已投入運行的風電裝機已超過6000萬千瓦,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也是世界第一大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國,到“十二五”末,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500萬千瓦。
雖然在風能與太陽能領域成績顯著,但由于風能與太陽能生產的電能具有間歇性和隨機性,未來在我國能源產業結構只能是有限的補充,它適合于分布式和分散式的能源建設與管理模式。陳義龍代表認為,風能、太陽能不可能承擔全面替代的使命,而真正能承擔起全面替代化石能源使命的是生物質能源產業!皬娜澜鐏砜,生物質能源在新能源中占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歐洲國家,生物質能源在新能源中的比重超過60%,遠遠超過風能、太陽能,這將是未來能源的主戰場!
“減少油氣進口,必須把生物質能源放在國家能源安全與經濟安全的戰略高度來重視!敝袊茖W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說。
據聯合國能源署公布的信息,如果將地球的宜林地全部種上能源林或能源草,每年通過太陽能轉化到植物的化學能相當于990億噸標準煤。2012年全球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約為130億噸標準煤。從理論上來說,生物質能源具有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潛力。
單就我國而言,每年至少可貢獻約17億噸標準煤的生物質能源。我國現有18億畝耕地產生的農業廢棄物和45億畝林業生產及管護中產生的剩余物,每年產生的生物質原料約相當于7億噸標準煤。我國還有宜林沙漠地、荒漠地、鹽堿地、荒山荒坡地約40億畝,如果實施種植能源,至少每年還可貢獻約10億噸標準煤的生物質能源。
“以生物質能源替代化石石油能源,建立自主、安全、穩定的國家能源體系,同時履行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還可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民增收。”陳義龍代表說。
技術與商業模式業已成熟
陽光凱迪的技術開發與應用,選擇的都是非糧的方向,生物質能源產業在我國完全可以走一條非糧的替代路線,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生態增加功能、百姓增加利益”的原則來發展
與風能、太陽能不同,在生物質能源領域,一開始我國就有領軍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形成了一批該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在核心領域技術研發上已搶占了制高點,未來還將引領該領域的國際技術標準。
據悉,通過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等一批領軍企業多年來的努力,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的核心技術已實現全覆蓋。從直燃式發電,利用動物糞便制沼氣、淀粉及糖類制工業乙醇,利用碳纖維素制工業乙醇,到最頂端的利用木質素、半木質素和碳纖維素生產高品質航空煤油、汽油、柴油制品,各種商業化技術全部擁有。其中,直燃發電技術已是世界先進水平,利用碳纖維素應用酶發酵工藝技術生產工業乙醇也是世界先進水平,利用木質素、半木質素、碳纖維素應用化學熱分解與費托合成技術生產非糧生物質燃油已是國際領先水平。
我國生物質非糧液體原料技術也做到了國際先進和領先水平,利用黃秸稈生產工業乙醇的萬噸級示范廠已通過國家評審驗收,這一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世界首條利用農林業廢棄物生產高品質高清潔的航空煤油、汽油、柴油萬噸級的商業化示范生產線,已成功投入商業化運營,這一自主創新成果做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對于非糧生物質燃油技術的成功商業化,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津培認為,這將會引發新能源領域的一場革命,它不僅破解了世界石油危機這一難題,而且對我國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技術的突破使發展生物質能源成為可能,而商業模式的成熟更為其大規模推廣插上了翅膀。陳義龍代表告訴記者:“要推動生物質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必須創新一種原料收購陽光工程的商業模式,過去在原料回收中出現的一系列腐敗問題,嚴重阻礙了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目前在凱迪的努力下,已經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據陽光凱迪透露,由于前期涉足生物質能源的企業認識不足,導致所有發電企業在原料收購上掉進中間商唯利是圖的陷阱,不僅收不到足夠量的原料,更收不到高質量的原料。隨著企業對原料回收環節的重點整治,現在原料品質明顯提高,人為造假的加水、加沙、加泥巴、加石塊的現象基本根治,原料的價格普遍下降,比整治前的同質原料價下降約100元/噸,F在粉碎的原料到廠收購均價穩定在每噸280元以下,生物質發電廠已開始盈利,農民收入也增加了,并且有了保障,農民的送料積極性大幅提升。
陳義龍代表表示,通過堅持優化原料的收購業務流程,堅持流程的標準化管理,堅持發動農民參與支持,讓利于民,堅持專業化機械化信息化的科學管理,一個陽光、透明、廉潔的原料收購管控模式在實踐中已經成熟,影響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頭等大事——原料收購問題得到破解,生物質能源產業成功實現了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有機結合。
陽光凱迪的技術開發與應用,選擇的都是非糧的方向,生物質能源產業在我國完全可以走一條非糧的替代路線,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生態增加功能、百姓增加利益”的原則來發展。
“只要我國對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從立法到產業政策予以支持,市場資源要素配置到位,生物質能源產業將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較快產生效益的產業。”陳義龍代表說。
新能源期待“新政策”
從事能源加工生產的企業,通過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構建產供銷完整體系,形成與央企良性競爭的格局,將促進我國能源市場的健康發展
雖然技術領先、商業模式成熟,由于市場準入等一系列問題,作為“新事物”的生物質能源還是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按國家現有傳統油的標準,我們的產品還不能銷售;但生物質燃油商品是新能源,怎么能用傳統的能源標準來衡量。”陳義龍代表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期待加快體制機制改革,破除能源領域壟斷,打破“玻璃門”,讓生物質能源盡快成長。
“原本民營企業先天就有創新的元素,但是面對壟斷市場,民營企業的創新往往得不到市場的公平對待!标惲x龍代表坦言。
“可以選擇從農村能源市場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目前條件與時機已經成熟了!标惲x龍代表認為,我國農村能源市場占我國能源消費市場比例較小,同時農村地廣人稀,能源商品供應的集中度遠低于城市。拿目前市場總量有限但未來看漲的領域進行改革,有現實意義。把創新與競爭機制引入我國的農村能源市場,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從事能源加工生產的企業,通過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構建產供銷完整體系,形成與壟斷央企良性競爭的格局,將促進我國能源市場的健康發展。
讓農民分享生物質能源的紅利,是陽光凱迪秉承的發展理念。陳義龍代表認為,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億萬農民的參與和支持,必須讓這個產業的發展惠及億萬農民,使他們增收。必須依靠各級政府來支持建立原料收購市場的誠信體系,優化收購系統的業務流程,實施對流程的標準化管理,減少浪費與損失。必須實現公開透明的陽光收購工程,要以方便農民為主,在村級設立穩固的二級收購點,在提高原料質量的同時讓農民得到更多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