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大油企巨頭投資萬億布局天然氣 | 07-29 |
近日,隨著滿載6萬噸液化天然氣(LNG)的“閩鷺號”在中海油福建LNG接收站靠岸,中海油LNG進口量突破5000萬噸,成為國際LNG第二主力買家。 “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副總經理黃虎龍指出,中海油正在打造沿海天然氣大動脈,其將縱貫吉林、遼寧、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 有此謀劃的并不止中海油一家。據《…… |
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中國輸氣 年輸氣量120億方 | 07-29 |
7月28日,緬甸西南海岸,湛藍的大海上幾處冒著火苗的鉆井平臺十分醒目,海底的天然氣被抽取到皎漂岸邊韓國大宇“瑞氣田”陸上天然氣終端,中國、緬甸、韓國、印度投資四方代表共同旋轉閥門,來自孟加拉灣的天然氣開始注入中緬油氣管道天然氣管線首站——皎漂分輸站。 共同投資,各方精誠合作的結晶 中緬天然氣管道全長793公里,起點為若開邦皎漂,設有6座工藝站場,在緬甸境內途經若開邦、馬圭省、曼…… |
山西省頁巖氣資源勘查即將正式拉開序幕 | 07-26 |
山西省煤炭地質局、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晉煤集團近日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實施山西省頁巖氣地質調查及評價項目,標志著山西省頁巖氣資源勘查正式拉開序幕。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巖及其夾層中,成分以甲烷為主的非常規天然氣,是一種低碳、清潔能源;與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巖氣開發具有開采壽命長和生產周期長的優點。作為中國傳統的能源大省,山西同樣擁有頁巖氣開發…… |
煤炭跌至成本線 下半年煤市不會出現明顯好轉 | 07-26 |
“從上半年全國煤炭經濟運行形勢看,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市場不會出現大的好轉。”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昨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上海鋼聯電子商務公司聯合主辦的“2013(第二屆)中國煤焦產業鏈供需形勢高峰論壇”上表示,隨著煤炭產能繼續釋放、進口增加、水電增長,市場供需仍將呈現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去產能去庫存壓力仍然很大,而煤炭需求預計仍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明年上半年全國煤炭…… |
中石油排查甘肅地震災區輸油設施 保障油氣供應 | 07-24 |
7月22日7時45分,甘肅省定西發生里氏6.6級地震。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在役的蘭成渝、蘭鄭長成品油管道,及中貴天然氣管道甘肅段多個站場,均有不同程度震感,其中定西、天水、隴南等站震感強烈。 地震發生后,中石油西南管道蘭州及天水分公司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成立“7.22”抗震保供指揮部,全面排查風險隱患,保障油…… |
國五汽油標準誕生在即 最大變化在于含硫量 | 07-24 |
7月23日,據中廣網報道,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委報批稿公開征求意見已經截止,這意味著,國五汽油標準“誕生在即”。 今年7月1日,國家標準委網站曾刊發《關于征求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報批稿)意見的通知》,明確征求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修訂的意見。按《通知》,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3年7月22日。 中廣網昨日介紹,與國三和國四相比…… |
來之不易6億噸:從缺油少氣到自給自足 | 07-24 |
當下對過剩的一絲困擾,在幾十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那時石油人最苦惱的是壯大。“缺油少氣”的艱辛,“落后就要挨打”的凄涼,煉油工業擔負著的國家能源安全、國防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幾重重擔,讓石油人一心只為發展。而這發展之路也走得頗為不易。 從缺油少氣到自給自足 1949年,我國…… |
中石油辟謠煤層氣井停工 兩桶油暗中爭氣 | 07-19 |
近期有市場傳言:中石油旗下2000余口煤層氣井暫時停工,約占中石油煤層氣井的三分之一。上證報記者昨日致電中石油宣傳處,得到的答復是:2000余口煤層氣井停工傳聞不實,個別停工因為要調整布井、打井節奏,“中石油今年以來天然氣整體產能要好于預期”。業內分析指出,在國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戰略下,中石化不會輕易放棄天然氣領域的優勢,而近期中石化在天然氣領域后來居上的心態很明顯,“‘兩桶油’…… |
新疆建成中國最大天然氣儲備庫 相當于油氣產量3倍 | 07-18 |
中國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日前在新疆呼圖壁縣建成,該天然氣儲氣庫設計總庫容量為107億立方米,相當于新疆油田天然氣產量的3倍。這一大型儲氣設施投入使用后,可有效保障“西氣”穩定東輸,并可解決天山北坡經濟帶冬季“氣短”問題。資料顯示,位于準噶爾盆地南緣的呼圖壁儲氣庫依托已接近枯竭的呼圖壁氣田的藏氣地層建設而成,是中國繼天津市大港區天然氣儲備庫之后…… |
天然氣漲價致液化石油氣乘虛而入 產銷公司短期或受益 | 07-18 |
非居民用天然氣提價在給眾多天然氣下游用戶帶來隱憂的同時,卻給液化石油氣(LPG)市場帶來利好。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市場機構了解到,在過去一個多月中,國內LPG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其作為深加工原料氣的需求也日益緊俏。 業內人士指出,天然氣陸續提價是大勢所趨,短期內LPG的替代優勢或將凸顯,生產銷售LPG的公司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