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政策法規  節能產業網 >> 政策法規 >> 時政要聞 >> 正文
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來源:國家能源局 時間:2014/2/12 17:38:46 用手機瀏覽

    二、2014年能源工作任務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能源工作意義重大。

    2014年能源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圍繞保障能源戰略安全、轉變能源消費方式、優化能源布局結構、創新能源體制機制等四項基本任務,著力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強監管、保供給、惠民生,以改革紅利激發市場動力活力,打造中國能源“升級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2014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提高能源效率。單位GDP能耗0.71噸標準煤/萬元,比2010年下降12%。能源消費彈性系數0.43左右,電力消費彈性系數0.93左右。

    控制能源消費。能源消費總量38.8億噸標準煤左右,增長3.2%;用電量5.72萬億千瓦時,增長7%;煤炭消費量38億噸,增長1.6%;石油表觀消費量5.1億噸,增長1.8%;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930億立方米,增長14.5%。

    優化能源結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0.7%,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2.7%。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以下。

    保障能源供應。能源生產總量35.4億噸標準煤,增長4.3%。其中,煤炭生產25億噸標準煤,增長2.7%;原油生產2.1億噸,增長0.5%;天然氣生產1310億立方米,增長12%;非化石能源發電量1.3萬億千瓦時,增長11.8%。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4年要重點做好以下10個方面工作:

    (一)轉變能源消費方式,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

    以提高能源效率為主線,保障合理用能,鼓勵節約用能,控制過度用能,限制粗放用能。2014年,單位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9%左右。

    推行“一掛雙控”措施。“一掛”,就是將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掛鉤。“雙控”,就是對高耗能產業和過剩產業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強約束,能源消費總量只減不增;對其他產業按平均先進能效標準實行能耗強度約束,現有產能能效限期達標,新增產能必須符合先進能效標準,促進優勝劣汰。

    推行區域差別化能源政策。在能源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根據水資源和生態承載能力,在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的條件下,合理增強能源開發力度,加大跨區調出能力。合理控制中部地區能源開發強度。大力優化東部地區能源開發利用結構,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過快增長。

    實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堅持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考核,指導各地編制和落實具體實施方案,切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地區目標落實到位。

    (二)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促進能源結構優化。

    以大氣污染防治為契機,加快淘汰能源行業落后產能,著力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比重。2014年,京津冀魯分別削減原煤消費300萬噸、200萬噸、800萬噸和400萬噸,合計1700萬噸;全國淘汰煤炭落后產能3000萬噸,關停小火電機組200萬千瓦;力爭實現煤電脫硫比重接近100%,火電脫硝比重達到70%。

    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重點任務。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聯防聯控,制訂出臺重點省區市能源保障方案,抓好增供外來電力、保障天然氣供應、提前供應國V油品等重大項目落地,優化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和空間布局,促進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

    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出臺并組織實施煤炭減量替代方案。研究制訂商品煤質量國家標準,發布煤炭質量管理辦法。提高煤炭洗選加工比例。完善差別化煤炭進口關稅政策,鼓勵優質煤炭進口,限制高灰、高硫劣質煤炭進口。轉變農村用煤方式,逐步降低分散用煤比例。2014年,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

    嚴格控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電項目。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現有多臺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合計達到30萬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則改建為大容量燃煤機組。

    有序實施“煤改氣”。在落實氣源、簽訂供氣合同的地區,有序推進“煤改氣”,避免一哄而上和供需嚴重失衡。

    加快推進油品質量升級。出臺成品油質量升級行動計劃(2014 ~ 2017),大力推進煉油企業升級改造和先進產能布局,確保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國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

    提高天然氣供氣保障能力。結合各省區市天然氣需求情況,制訂天然氣中長期供應計劃。增加常規天然氣生產供應,加快開發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推進煤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加快推進輸氣管道、儲氣設施和LNG接收站項目建設。完善天然氣利用政策,加強需求側管理,制訂有序用氣方案和應急預案。

    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停止核準新建生產能力低于30萬噸/年的煤礦和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逐步淘汰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加快關閉其中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隱患嚴重的煤礦,繼續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2014年,全國淘汰煤炭落后產能3000萬噸,煤礦企業數量減少到5500家以內。完善火電淘汰落后產能和“上大壓小”后續政策,更多運用市場手段,促進落后火電機組自然淘汰。科學安排電力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加大節能減排監管力度,確保相關設施穩定、達標運行。2015年前,完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燃煤電廠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改造。

    (三)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促進能源綠色發展。

    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與就地消納相結合,穩步推進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安全高效發展核電。2014年,新核準水電裝機2000萬千瓦,新增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占60%),新增核電裝機864萬千瓦。

    積極開發水電。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加快金沙江、瀾滄江、大渡河、雅礱江等大型水電基地建設,抓緊外送輸電工程建設。研究制訂抽水蓄能發展政策,完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運行管理。研究優化流域水電站運行管理,提高水能資源梯級利用效能。推動完善水電環境影響評價標準,探索移民土地補償費用入股和流域梯級效益補償機制,研究制定龍頭水庫征地補償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

    有序發展風電。制訂、完善并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全額保障性收購等管理辦法,逐步降低風電成本,力爭2020年前實現與火電平價。下達“十二五”第四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優化風電開發布局,加快東中部和南方地區風能資源開發。制訂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規范風電開發秩序,保障工程建設質量。有序推進哈密、承德二期、烏蘭察布、錫林郭勒、涼山等大型風電基地及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合理確定風電消納范圍,開展風火打捆外送示范,緩解非正常棄風限電問題。穩步發展海上風電。

    加快發展太陽能發電。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強光伏發電并網服務、保障性收購等全過程監管,確保補貼資金及時到位。重點推進北京海淀區等18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適時召開現場會,總結經驗,完善政策,在大型公用建筑、工商企業、觀光農業、居民住宅等領域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協調地方政府、電網企業和金融機構做好項目建設、并網接入和金融支持等配套服務。探索形成符合實際的分布式光伏商業模式,逐步降低發電成本,力爭2020年光伏發電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積極推進生物質能和地熱能開發利用。完善有關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生物質能和地熱能供熱示范工程建設,適時召開現場會,大力推廣生物質能和地熱能在民用和工業供熱中的應用,鼓勵生物質熱電聯產,在資源條件具備的區域優先使用地熱能供熱。年內新增生物質能民用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新增生物質能工業供熱折合100萬噸標準煤,新增地熱供暖面積1億平方米。加快非糧燃料乙醇試點、生物柴油和航空渦輪生物燃料產業化示范。

    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強在運核電站安全管理,確保核電站安全運行。推動A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設。適時啟動核電重點項目審批,穩步推進沿海地區核電建設,做好內陸地區核電廠址保護。加快推進國內自主技術研發和工程驗證,重點做好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重大科技專項示范工程建設,加快融合技術的論證,避免多種堆型重復建設。

    (四)加快石油天然氣發展,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常規非常規并舉、陸上海上并重的方針,加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提升油氣自給能力。2014年,國內原油產量達到2.1億噸,天然氣(不含煤制氣)產量達到1310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產量15億立方米、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180億立方米。

    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做好深層、近海和深水油氣田勘探,以松遼、渤海灣、鄂爾多斯、西北、四川和海上6大油氣生產基地為重點,切實提高油氣資源探明率和采收率,努力實現增儲上產。推動出臺差別化的財稅政策,鼓勵老油田和低品位油氣資源開發。

    著力突破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和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總結推廣中石化涪陵國家級示范區經驗,加快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力爭在川渝地區加快勘探開發步伐,在湘鄂、云貴和蘇皖等地區取得新突破。加快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新疆等地區煤層氣勘查開發。按照“以近養遠、遠近結合”的發展模式,積極推進南海、東海油氣資源開發。

    穩妥推進煤制油氣產業示范。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按照最嚴格的能效和環保標準,積極穩妥推進煤制氣、煤制油產業化示范,鼓勵煤炭分質利用,促進自主技術研發應用和裝備國產化。

    加快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西氣東輸三線、陜京四線、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慶鐵四線等油氣管道建設。完善天然氣輸配管網,大力推動LNG接收站及應急調峰儲氣設施建設。

    積極推進石油和天然氣期貨貿易。加快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建設,搭建油氣現貨和期貨交易平臺,打造亞太地區油氣交易中心,探索天然氣國際貿易人民幣計價和結算。

    (五)優化布局,推進煤炭煤電大基地和大通道建設。

    按照安全、綠色、集約、高效的原則,重點建設14個大型煤炭基地、9個大型煤電基地、12條“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優化能源發展空間布局,提高能源資源配置效率。2014年,煤炭基地產量34.6億噸,占全國的91.1%;煤電基地開工和啟動前期工作規模7000萬千瓦,占全國煤電總裝機比重8%。

    加強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按照優化結構、扶強限劣,綜合施策、挖潛增效,分質利用、抓好示范的方針,推進神東、陜北、蒙東、寧東、新疆、云貴等14個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加強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管理,發揮礦區總體規劃的引導和約束作用,規范煤炭資源勘查開發秩序,穩步推進大中型現代化煤礦項目前期工作和核準工作;以大型煤炭企業為主體,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采,推廣煤礦充填開采技術;加快煤礦瓦斯規模化抽采利用礦區和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建設,提高瓦斯利用水平;穩步推進煤炭深加工產業升級示范,促進煤炭資源高效清潔轉化和綜合利用。

    加快重點煤電基地和輸電通道建設。加強科學規劃布局,加強重大煤電基地建設,加強電力通道建設,提高“西電東送”能力,提高電力優化配置水平,提高節能減排效率。出臺煤電基地科學開發指導意見,在新疆、內蒙古、山西、寧夏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按照最先進的節能節水環保標準,建設大型燃煤電站(群)。推進鄂爾多斯、錫盟、晉北、晉中、晉東、陜北、寧東、哈密、準東等9個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現代化大型煤電基地。鼓勵低熱值煤發電。加大西電東送力度,加快推進鄂爾多斯、山西、錫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華北、華中、華東地區輸電通道建設,規劃建設蒙西~天津南、錫盟~山東、錫盟~江蘇、寧東~浙江、準東~華東等12條電力外輸通道,提高跨省區電力輸送能力。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談“推動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
我國能源結構正由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
國家能源局召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會
解振華:中國正從六方面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
國務院常務會議計論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安义县| 左云县| 衡东县| 峨眉山市| 中卫市| 寻甸| 佳木斯市| 景洪市| 开江县| 马边| 霞浦县| 长治县| 凤阳县| 宁阳县| 收藏| 石狮市| 马公市| 金堂县| 兴化市| 兴城市| 商丘市| 和硕县| 聂拉木县| 疏附县| 巴彦淖尔市| 新野县| 苍山县| 西峡县| 邵阳县| 丰都县| 汉寿县| 德清县| 北票市| 阿勒泰市| 伽师县| 翼城县| 潮州市| 灵山县| 巩留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