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和國家能源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4〕31號)要求,加快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進一步提升煤電高效清潔發展水平,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行動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戰略方針,推行更嚴格能效環保標準,加快燃煤發電升級與改造,努力實現供電煤耗、污染排放、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三降低”和安全運行質量、技術裝備水平、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三提高”,打造高效清潔可持續發展的煤電產業“升級版”,為國家能源發展和戰略安全夯實基礎。
。ǘ┬袆幽繕恕H珖陆ㄈ济喊l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下簡稱“克/千瓦時”);東部地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中部地區新建機組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新建機組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
到2020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其中現役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除空冷機組外)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時。東部地區現役30萬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10萬千瓦及以上自備燃煤發電機組以及其他有條件的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
在執行更嚴格能效環保標準的前提下,到2020年,力爭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62%以內,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到60%以上。
二、加強新建機組準入控制
。ㄈ﹪栏衲苄嗜腴T檻。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含已納入國家火電建設規劃且具備變更機組選型條件的項目)原則上采用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100萬千瓦級濕冷、空冷機組設計供電煤耗分別不高于282、299克/千瓦時,60萬千瓦級濕冷、空冷機組分別不高于285、302克/千瓦時。
30萬千瓦及以上供熱機組和30萬千瓦及以上循環流化床低熱值煤發電機組原則上采用超臨界參數。對循環流化床低熱值煤發電機組,30萬千瓦級濕冷、空冷機組設計供電煤耗分別不高于310、327克/千瓦時,60萬千瓦級濕冷、空冷機組分別不高于303、320克/千瓦時。
。ㄋ模﹪揽卮髿馕廴疚锱欧。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含在建和項目已納入國家火電建設規劃的機組)應同步建設先進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不得設置煙氣旁路通道。東部地區(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11省市)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區(黑龍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省)新建機組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新建機組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支持同步開展大氣污染物聯合協同脫除,減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
。ㄎ澹﹥灮瘏^域煤電布局。嚴格按照能效、環保準入標準布局新建燃煤發電項目。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耗煤項目要實行煤炭減量替代。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現有多臺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合計達到30萬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則建設為大容量燃煤機組。
統籌資源環境等因素,嚴格落實節能、節水和環保措施,科學推進西部地區錫盟、鄂爾多斯、晉北、晉中、晉東、陜北、寧東、哈密、準東等大型煤電基地開發,繼續擴大西部煤電東送規模。中部及其他地區適度建設路口電站及負荷中心支撐電源。
。┓e極發展熱電聯產。堅持“以熱定電”,嚴格落實熱負荷,科學制定熱電聯產規劃,建設高效燃煤熱電機組,同步完善配套供熱管網,對集中供熱范圍內的分散燃煤小鍋爐實施替代和限期淘汰。到2020年,燃煤熱電機組裝機容量占煤電總裝機容量比重力爭達到28%。
在符合條件的大中型城市,適度建設大型熱電機組,鼓勵建設背壓式熱電機組;在中小型城市和熱負荷集中的工業園區,優先建設背壓式熱電機組;鼓勵發展熱電冷多聯供。
(七)有序發展低熱值煤發電。嚴格落實低熱值煤發電產業政策,重點在主要煤炭生產省區和大型煤炭礦區規劃建設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原則上立足本地消納,合理規劃建設規模和建設時序。禁止以低熱值煤發電名義建設常規燃煤發電項目。 根據煤矸石、煤泥和洗中煤等低熱值煤資源的利用價值,選擇最佳途徑實現綜合利用,用于發電的煤矸石熱值不低于5020千焦(1200千卡)/千克。以煤矸石為主要燃料的,入爐燃料收到基熱值不高于14640千焦(3500千卡)/千克,具備條件的地區原則上采用30萬千瓦級及以上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應盡可能兼顧周邊工業企業和居民集中用熱需求。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