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人大代表昨天視察北京市老舊小區改造情況。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在2018年底完成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研究業主默認表決和優化居民決策措施,逐步推進有條件的樓房增設電梯,研究將老舊小區管理納入政府職責和考核范圍。
部分市人大代表昨天視察了朝陽區甘露園南里小區、紅廟北里小區,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老舊小區改造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目前改造內容有的不滿足居民需要,資金沒有實現多元化籌集導致資金壓力大,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容易引發矛盾,影響進度和居民滿意度。
“十三五”期間,將優先完成抗震節能性能不足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工作,包括500萬平方米1990年以前建成、尚未完成綜合整治的小區,3000萬平方米1990年以后建成、住宅樓房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小區,經鑒定部分住宅樓房已成為危房、沒有責任單位承擔改造任務的小區,其中,對包括簡易樓在內的,無加固價值或加固難度大的抗震節能綜合改造項目,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
老舊小區改造包括樓本體和小區公共部分,樓本體改造內容包括對抗震節能改造、節能計量溫控改造等必須改造的內容,還包括增設電梯等選擇性改造內容;小區公共部分改造包括補建停車位等。居住小區按照5000—7000人的規劃指標配建一座公廁,還包括推廣海綿城市建設。到2018年底,完成2000年前建設運行的老舊供熱管網改造。
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上,計劃出臺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管理的規范性文件,指導各區做好使用審核及后續監管,盡快實現資金系統信息在房屋交易過戶后動態更新,并逐步將資金系統歷史數據與房屋登記數據實現信息共享,最終實現房屋地址、產權人信息的唯一性。
建立健全老舊小區管理機制上,推進社區自治模式逐漸過渡到市場化管理模式,落實業主、物業服務企業和政府部門責任,研究業主默認表決和優化居民決策措施,逐步推進有條件的樓房增設電梯,研究將老舊小區管理納入政府職責和考核范圍,水電氣熱等公共服務延伸到物業服務管理區域,建立健全街鄉鎮及居委會老舊小區管理服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