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興市場的風電發展迅速。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應緊張的背景下,中國的風電特別是風電設備制造業迅速崛起,已經成為全球風電投資最為活躍的場所。國際風電設備巨頭競相進軍中國市場,Gamesa、Vestas等國外風電設備企業紛紛在中國設廠或與我國本土企業合作。
在風電設備領域,我國本土企業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除市場份額較大的金風、華銳、東汽外,還有不少企業發展勢頭較快,如湘潭電機、天威保變、銀星能源等。內資和合資企業在2004年前后還只占據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國風機市場,到2008年底,這一市場份額已超過了6成。
由于風電屬于新能源范疇,無論是成本還是技術同傳統的火電、水電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而風電的快速發展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縱觀風電發展迅速的國家如德國、西班牙、印度,無一例外地都給予風電產業巨大的政策優惠。因此,可以說國家的政策支持將是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迅猛發展的根本保障。
進入2009年之后,全球各國開發風能資源的熱情絲毫不減,這也是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面臨的難得歷史發展機遇。2009年上半年已經悄然而過,在此期間我國風電設備產業呈現出怎樣的走勢?還存在哪方面的問題?未來的走勢又將如何?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部將為您解讀!
外資巨頭“步步逼近”
4月16日,丹麥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一體化工廠落成投產,與此同時,為本地市場量身定制的V60-850千瓦型風電機組也正式下線。公司稱,這是首次為一個特定市場研發產品,且“為合作伙伴的需求而設計”。
內蒙古工廠新產品下線之際,維斯塔斯中國業務總裁安德生說,新廠將在年底達到最大產能,屆時可年產渦輪800臺。而2009年維斯塔斯還將有30多億元人民幣投入中國市場。
5月22日,德國巨頭西門子在華首家風機設備制造廠——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臨港產業區破土動工。
西門子風電項目首期總投資額約為1億歐元,用地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風電葉片項目已在臨港注冊成立了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總投資額為6400萬歐元,注冊資本為2500萬歐元,負責生產、安裝風力發電設備配套的葉片、機械件、電氣件和液壓件及其配套零部件;西門子公司正在臨港注冊成立西門子風力發電機艙(上海)有限公司,一期投資1200萬歐元,注冊資本為500萬歐元,該項目將與葉片項目同地塊同時運營;風電機艙制造項目二期將增資3500萬歐元。生產基地計劃年均生產能力為500兆瓦。首批風機葉片及機艙將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出廠。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