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全球范圍內一次能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勻性,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造成了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的能源供應緊張,因而大大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世紀末期,歐盟、美國、日本、印度等率先制定雄心勃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截至2008年底,全球至少有73個國家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至少64個國家出臺的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政策中,涉及發展太陽能光伏的相關計劃。
2008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的增長出現放緩的趨勢,但是在一些國家,政府相繼出臺了刺激綠色能源發展的相關政策,導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出現了強勁的增長趨勢,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度不減反增。2000年―2007年的資金投入以快速遞增的模式,由2000年的120億美元增長至2008年的1200億美元,投資規模增長9倍;預計2010年的投資額將超越2000億美元。
全球范圍內太陽能光伏電池產能顯著增長的同時,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的發展步伐逐年加快。據EPIA統計數據,20世紀末期,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容量開始出現逐年擴大趨向。21世紀以來,全球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年度并網容量增長44.1倍,從2000年的287MW遞增至2008年的12.95GW,年均增長率達60.99%,同比2007年增長72.67%。全球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并網累積總量增長10.5倍,從2000年的1.435GW增長至2008年的16.4GW,年均增長率為35.6%,同比2007年增長60.78%;預計2010年的全球累積并網將接近30GW。
近幾年來,隨著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技術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發達國家的新增并網容量增長趨勢愈發明顯。歐盟已成為全球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的主導區域,引領未來全球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的發展。
伴隨全球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技術的不斷成熟,光伏并網容量的顯著增加,以及光伏組件成本與光伏電價的逐步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產品已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改善國家能源安全、增加就業機會、改進偏遠地區公民生活條件、提高公民社會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尤為重大。
可以預測,歐盟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將于2010―2020年逐步大規模進入主流能源市場,2020―2030年間接近電力市場高峰電價,在2020―2040年間接近電力市場平均電價。
目前,太陽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已獲得顯著提高。太陽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不斷提高,加速了光伏電池成本降低。第三代太陽能光伏技術競爭優勢逐步顯現。在當前全球便攜電子設備使用風靡全球的趨勢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突破性技術將在未來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并引領未來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發展。
截至2008年底,德國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供應比例已由2007年的14.1%提升至15%。2009年3月1日,新出臺的《關于可再生能源用于取暖市場的措施的促進方針》正式生效,將通過促進投資擴大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取暖市場中的份額,并由此降低費用及加強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應用性。
日本光伏電力已經逐漸具備了不需要依靠補貼的市場競爭力,到2010年左右,太陽能光伏電力的家庭電價將由現在的47日圓/kWh減至23日圓/kWh,達到現有電價水平,屆時政府投入將主要轉移到研發和一些示范項目的支持上。
光伏補貼政策成為美國光伏市場持續增長驅動力。2007年3月,作為“先進能源計劃”的一部分,能源部將撥款1.68億美元用于“13個太陽能計劃”,2009年國會又延長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使其發電上網退稅政策得以延續,發電市場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歐盟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確立光伏產業發展計劃。2007年初,歐盟又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要求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到全部能源消費的2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到全部發電量的30%。
總之,隨著全球各國太陽能屋頂計劃的制定,以及各種減免稅政策和補貼政策的相繼出臺,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逐漸成熟,綠色電力價格將為光伏市場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光伏電力市場將逐步由邊遠地區和農村的補充能源向全社會的替代能源過渡。因此,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從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和特殊用電逐步轉向并網發電和建筑結合供電相結合的發展方向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