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目前三輪征求意見程序已全部結束,該項規劃有望在11月到12月間出臺,出臺后將明確環保行業的發展目標、優惠政策、重點發展產業等,從而成為推動中國環保產業高速發展的政策基石。據預測,節能環保產業到2012年的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到2020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可能超過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民族證券市場策略分析師韓浩分析,就節能而言,電能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對工業電機進行節能改造當屬重中之重。受到整個產業發展推進,工業節能供應商相關的設備及產品將成為重點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口,其中主要涉及變頻器、余熱利用、節能型變壓器、高效節能電機設備四個產品應用領域。
日信證券節能環保研究小組分析,社會資源向節能環保領域配置將逐漸受國家政策關注。小組預計,隨著節能環保政策的進一步嚴格,以及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優化,EMC(合同能源管理,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以及CDM(碳交易機制,指將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并進行交易,通過購買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實現其減排目標)將成為節能環保產業內的新生領域,并將撬動整個產業發展壯大。
中國節能產業網許文軍認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將為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指明方向,節能環保相關上市企業將受益,雖然節能環保產業政策密集出臺,各級政府領導對節能環保目標越加重視,但中國對煤碳資源的長期依賴不能在短時期內得到解決,節能環保產業的相關生產和服務企業仍缺乏發展動力,產品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意義上的發展,在目前節能環保產業市場一團火的情況下,政府、企業和投資者不能盲目跟風一哄而上。
他認為近兩年節能服務公司大量涌現,大部分是沒有節能設備制造能力的技術服務實力的中小型企業,就連一些跟風投身節能產業的上市公司以及集團公司,節能技術能力也不強,真正實現企業盈利的其實并不多,合同能源管理政策的出臺并沒有真正解決節能服務公司的項目投資風險,反而提高了節能企業的門檻,大部分中小型節能公司生存面臨困境,節能產業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