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現階段中國LED產業市場發展現狀與展望 | 11-04 |
隨著全球LED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加大,未來我國LED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機遇。然而,目前LED核心技術和專利基本被國外壟斷,國內企業在“快樂”中“痛苦”前行。全球LED領域的技術和專利,一半以上被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的少數大公司所占有。這些專利多為核心技術專利,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很難尋找到突破口。此外,這些國外企業已在全球,尤其是中國,精心部署了專利網,猶如頭懸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我…… |
節能環保產業位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 | 10-21 |
在國務院點名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行業被列在首位,行業發展的戰略機遇顯現。“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也有望于11月到12月間推出,屆時政府對節能行業更多扶持措施也將公布。 綜合媒體10月21日報道,在國務院點名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行業被列在首位。日信證券分析指出,破解中國的經濟發展困境,節能環保一馬當先。 目前,我國總體能源利用效率在33%左右,比國際先…… |
[組圖]中國光伏產業規模全球領先 市場亟待啟動 | 10-21 |
1、全球光伏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009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接近5800MW,增速為46.6%,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其中,近幾年,由于上游硅料供應持續吃緊,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壓力進一步增大,而薄膜太陽能電池(包括α-Si、μc-Si、CdTe、CIGS等技術)通過電池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以及大面積生產的成本優勢在市場上的占有率穩步升高。 從各個國家的裝機容量來看…… |
智能電網將成為發展新能源的催化劑 | 10-12 |
在即將出臺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智能電網名列其中,是“十二五”新興能源產業重點扶持的十大領域之一。消息人士稱,未來10年在智能電網上的總投入將超過4萬億,30年后,中國智能電網的規劃和建設將實現產值40萬億元產值。 發展清潔能源,建設智能電網已成為世界能源發展新趨勢。目前,各國政府已開始認識到智能電網在促進開發低碳技術方面的重要意義,越來越把智能電網建設當作一項戰略性基礎…… |
國內外余熱發電市場規模及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 09-23 |
目前余熱發電行業處于良好的市場環境之中,一方面,國家政策紅利不斷;另一方面,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市場空間巨大,該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傳統的發電工藝需要利用燃料進行燃燒產生可控制的熱量,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發電,其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能源;而余熱發電是利用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生產過程中不消耗新的能源。水泥余熱電站每生產一噸水泥熟料可發電約42Kw/t,可節約電力…… |
日本地熱發電產業發展現狀及產業扶持政策 | 09-22 |
地熱發電是利用地下熱水和蒸汽等產生動力發電,即通過地下2000米左右的巖漿,產生攝氏200—350度的蒸汽帶動鍋爐發電。地熱能儲量豐富非常潔凈,且地熱發電不受風力等季節和氣象條件限制,但地下堪測等前期開發投入較大。目前全世界地熱發電總量約8000兆瓦,其中美國2800兆瓦。 地熱發電基本上不產生CO2,包括發電設備及建設送電設施在內,CO2排放量僅相當于火力發電的幾十分之一,原子…… |
280兆瓦光伏電站招標 薄膜電池無一入圍 | 09-20 |
于8月10日開始的13個項目總計280兆瓦大型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工作已經基本接近尾聲,盡管13個項目的上網電價各有不同,但項目方對光伏組件的選取結果卻出奇一致:中標項目全部采用晶硅太陽能電池,薄膜電池無一入圍。業內人士認為,招標是對太陽能電池技術路線的最好檢驗,薄膜電池無一入圍,主要原因是項目方認為薄膜電池在效率和可靠性上還有待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薄膜電池可靠性有待檢驗 此輪…… |
新能源產業前景廣闊 光伏發電漲勢不減 | 09-08 |
新興能源產業規劃提出,從2011年至2020年,將累計增加投資5萬億元,每年將可增加產值1.5萬億。我們認為,新能源規劃將重燃市場對綠色能源的激情。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發展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目前國家已提出了發展方向、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及政策措施。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漸成熟…… |
玻璃行業開展余熱發電是必然趨勢和選擇 | 09-07 |
在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強化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玻璃行業的廢氣余熱資源利用就愈加具有時代意義。此外,由于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玻璃企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已成為玻璃企業能否增強競爭力、獲得持續發展的關鍵。 國家倡導的能源政策、環保政策要求玻璃企業要走低能耗、低污染的道路,玻璃企業余熱利用的做法,符合國家倡導的政策,是玻璃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之一。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 |
國內外水泥余熱發電現況及市場前景分析 | 09-07 |
國內水泥市場 據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數據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統計,2008 年末全國水泥熟料生產能力13 億噸,水泥生產能力21 億噸,在水泥熟料生產能力中,新型干法熟料生產能力8.1 億噸。立窯及其他熟料生產能力4.9 億噸,說明淘汰空間4 億噸以上。2008 年熟料產能發揮率為74.6%,水泥產能發揮率為66.7%。 據數字水泥網初步統計,截止2009 年8 月底,新投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