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電力交易平臺市場主體增至1790個 | 08-25 |
截至8月16日,陜西電力交易平臺注冊市場主體從401個增至1790個,3年間市場主體數量增長3.5倍。為保障大規模市場化交易組織工作有序開展,陜西電力交易公司積極參與電力市場建設,用心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的市場服務。 自新一輪電力改革以來,陜西電力市場建設快速推進,市場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電量、注冊市場主體數量急劇增加。2017年陜西省電力直接交易電量300億千瓦時,是201…… |
國內首制新型海底電纜施工船正式交付 | 08-25 |
8月13日10時30分,浙江舟山供電公司新型海底電纜施工船“啟帆9號”正式交付。該船交付后,將用于500千伏舟山聯網工程海纜敷設工程,全力保障工程順利推進。 作為國內首制的新型海底電纜施工船,“啟帆9號”總長約110米,型寬32米,型深6.5米,最大吃水4.8米,最大排水量14300噸,比目前在用的施工船“建纜1號”更大更穩。平板駁的形式,可降低船只吃水深度,提升淺灘及潮間帶作業…… |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建成投產 | 08-25 |
2008年12月,我國最大的露天煤礦———神華準格爾能源公司哈爾烏素露天煤礦建成投產。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煤礦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煤礦。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面積約67.17平方千米,可采原煤儲量17.3億噸,煤層平均厚度為21.01米,全礦平均剝采比為6.626立方米每噸,設計服務年限79年。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于2006年5月啟動建設,露天煤礦及…… |
四川德陽大力發展油氣鉆采裝備產業 | 08-25 |
8月7日,四川省德陽市人民政府印發 《德陽市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油氣鉆采裝備產業成為規劃的一大任務。根據規劃,德陽將圍繞頁巖油氣等非常規油氣開采、海洋油氣開采等國家戰略所需裝備領域,逐步將油氣鉆采裝備產業從陸地延伸到海洋,從常規油氣延伸到非常規油氣資源鉆采。在海洋工程平臺、海洋油氣作業成套設備、海底電纜等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技術、研制一批設備和新產品。培育形成…… |
陜西電力交易平臺市場主體增至1790個 | 08-25 |
截至8月16日,陜西電力交易平臺注冊市場主體從401個增至1790個,3年間市場主體數量增長3.5倍。為保障大規模市場化交易組織工作有序開展,陜西電力交易公司積極參與電力市場建設,用心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的市場服務。 自新一輪電力改革以來,陜西電力市場建設快速推進,市場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電量、注冊市場主體數量急劇增加。2017年陜西省電力直接交易電量300億千瓦時,是201…… |
江西發布跨省跨區電力直接交易試點方案 | 08-25 |
8月15日,江西省能源局印發《江西省2018年跨省跨區電力直接交易試點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有序推進跨省跨區電力直接交易。《通知》指出,將先行在江西省內國家級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所在園區(含存量電網)開展試點,利用9月至12月份省間通道裕度,在9月至11月分月開展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跨省跨區交易與省內集中撮合交易相銜接。交易規模原則上不超過9億千瓦時。…… |
寧夏5年共計淘汰落后產能近400萬噸 | 08-25 |
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透露,近年來,寧夏工業節能降耗成效顯著,5年來共計淘汰落后產能近400萬噸。 今年上半年,寧夏強化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落實,確定了自治區295家“百千萬”重點用能單位名單,明確企業“十三五”及2018年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將節能降耗與電力直接交易、差別化電價、享受政策資金扶持等相掛鉤,強化節能目標剛性約束,并對單位產品能耗超限的企業取消…… |
9個石油化工項目入選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公示 | 08-25 |
日前,工信部對2018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進行公示,共有99個項目入選,公示時間為7月31日至8月29日,9個石油化工類項目名列其中。 入選的石油化工項目有: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智能工廠試點示范、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化智能工廠試點示范、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機硅材料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化肥智能工廠試點示范、安徽國星…… |
中國石油集團集團優化科研預算編制 | 08-25 |
近日,中國石油集團集團科技管理部下發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指南》,從簡化科研項目預算編制著手,改革科技項目資金管理,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激發其創新活力,讓專業人員從事各自擅長和職責內的業務。 此次改革重點簡化了重大科技項目的經費預算編制規定,大力優化了經費預算科目,由原來的48項減至20項,科目減少了50%以上;將較為模糊的各項費用(如物業…… |
2027年躋身核電標準化強國前列 | 08-25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核電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建立政府引導、相關企事業單位廣泛參與、協同推進核電標準化工作的體制機制;形成標準技術路線統一、結構完善的核電標準體系,全面支撐核電安全高效發展及核電“走出去”。 《意見》明確,到2019年,形成自主統一的、與我國核電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核電標準體系。到2022年,國內自主核電項目采用自主核電標準的比例大幅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