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4日發表法國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的一篇分析文章,題為《從新冠疫情影響中復蘇:中國8月的重磅經濟數據揭示了什么?》。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發布的8月重磅經濟數據顯示,繼二季度V形反彈后,中國經濟復蘇勢頭進一步增強。
所有主要經濟活動指標都超出市場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較7月增長0.8個百分點,反彈至危機前水平的速度遠遠快于預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20年首次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5%,較7月反彈1.6個百分點。
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和出口等其他引擎繼續推動經濟,消費和制造業投資等私營部門恢復增長使復蘇更加平衡并可自我持續。有關方面可能會認為這些數據令人放心,因此會進一步微調貨幣政策以避免過度刺激,同時依靠財政措施引導增長重回之前的軌道。
對最新數據的深入研究表明,供給側繼續引領經濟正常化進程。隨著中國南方洪水影響的消退,8月工業產出增長加快。采礦業產量恢復了擴張,增長1.6%,這要歸功于有關方面大力推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活躍的住宅建設,這也促進了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產量增加(同比增長15%)。
電子和電信設備的生產繼續受益于居家工作安排和5G在中國加速推進。最后,能源產量的強勁反彈表明,總體復蘇勢頭進一步增強。
在需求側,雖然出口一直是經濟增長出人意料的原因,但8月數據的亮點是消費支出。零售額年內首次實現增長,成為最后一個走出持續衰退的行業。
數據顯示,各行各業在全面復蘇。例如,隨著購物中心重新開業,人們更安心地恢復在公共場所的活動,服裝鞋帽銷售額首次出現同比增長。
截至8月底,全國80%以上的影院已經開放,而外出就餐人數的增加縮小了餐飲業銷售額的降幅。
汽車類、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可自由支配支出分別以11.8%、25.1%、19%和4.3%的速度強勁增長,部分原因是調查失業率進一步下降至5.6%。
在其他方面,在信貸和財政寬松政策的推動下,投資引擎繼續向前推進。8月社會融資整體數據好于預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增發了債券,這為今后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持。
制造業投資反彈令人印象深刻,這表明一些企業終于重拾信心繼續進行資本支出。
最后,房地產投資增速上月進一步加快,住宅銷售增幅達到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然而,住宅銷量增長加之房價強勁上揚,已經促使一些地方政府收緊對購房以及房地產開發商負債率的規定,以遏制部分市場過熱的風險。
有關部門將繼續通過差別化政策來管理房地產市場——在某些地區控制樓市過熱,同時在另一些地區繼續提供支持。
總體而言,8月的數據傳遞出兩個令人鼓舞的信息:經濟增速加快,復蘇具有了更廣泛的基礎。消費支出轉正尤其令人放心:讓最大的經濟引擎重回正軌對于確保平衡并可自我持續的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有關部門可能會以此確定重新采取更為中性的貨幣政策,同時密切關注金融問題。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有望在三季度達到5%,四季度達到6%,全年達到2.3%。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將收縮近5%的這一年中,中國的表現非常突出。
如果中國的增長勢頭持續下去,那么年底前市場面臨的主要前景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