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裝上這個引擎,南京實體經濟鏗鏘前行
來源:china5e 時間:2020/11/26 20:57:45 用手機瀏覽

裝上這個引擎,南京實體經濟鏗鏘前行

\

南報融媒體記者 丁劼攝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智能制造是關鍵之招。

今年1-9月份,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3%,累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工業經濟增速位列全國GDP前10城市第一,充分展現了城市經濟發展的良好韌性。

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南京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密不可分。


新引擎驅動,實體經濟韌性增強抗疫情

\

南瑞繼保生產車間里,智能機械手臂正在崗位上忙碌工作。南報融媒體記者段仁虎攝

走進南瑞繼保生產車間,高度自動化生產線上,人員不多,多個智能機械手臂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

南瑞繼保主要從事電網、電廠和各類工礦企業電力保護控制及智能電力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是該領域國內最大的科研和產業化基地,其核心產品連續多年全國占有率居行業首位。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形成了以工業數據的采集處理與分析優化功能為核心,涵蓋多專業融合的工業互聯網方案。”南瑞繼保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積極搶占5G技術與電力業務融合制高點,目前已建立基于5G傳輸的電網業務聯合實驗室。


在智能制造領域不斷探索實踐,讓南瑞繼保在疫情期間復工達產按下“快進鍵”,迅速投入到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等重大項目中,車間一季度產能不斷攀升,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信息產業+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推動著智能制造崛起,成為驅動實體經濟升級的新引擎,在疫情、逆全球化等不利環境中,增強實體經濟發展韌性。


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領軍品牌之一,今年2月初,集合技術資源,在抗疫工作中采用模塊化設計,為數十家口罩設備生產商提供方案及核心零部件。


該公司自動化折疊口罩機產線使用Trio運動控制器,埃斯頓伺服系統作為核心控制方案,調試時間縮短至3天,生產效率位居行業前列,進一步解決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難問題,為疫情防控做出了卓越貢獻。

幫助某化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軟件平臺單筆訂單額突破1000萬元、一季度整體業績指標同比提高10%左右……“這是我們一季度從未有過的佳績。”面對一份份喜報,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三明自豪地說。


安元科技主營業務是“平臺+服務”,即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平臺所提供的行業軟件產品和物聯網設備等服務,幫助實體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向智能制造領域大步邁進。

得益于實體企業智能制造的發展需求,安元科技在疫情影響下拼“硬功夫”,業績穩中有升。


制造變“智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高端

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傳統制造業要從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產品生產型,向質量效益型、綠色制造型、生產+服務型轉型升級,必須依賴智能制造。


在本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南鋼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領頭羊”企業,將攜“JIT+C2M智能工廠”亮相云展會。

今年7月8日,南鋼JIT+C2M智能工廠正式投產!癑IT(Just In Time)是準時制生產方式,C2M(Customer-to-Maker)指的是客戶對制造端。”南鋼板材事業部副總經理費焜介紹。


走進“JIT+C2M智能工廠”,可以看到設備井然有序、自動運轉,一線操作工人全部進入“控制室”,通過電腦操作生產設備,一只只機械手臂、一個個運輸轉臺正在自動完成鋼板鋼材的個性化生產、加工、貼標、堆放,現場沒有生產工人。


\

圖為南鋼智能工廠一角。南鋼供圖

“這是世界首個專業加工高等級耐磨鋼及高強鋼配件的智能工廠,更是江蘇冶金行業首個‘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費焜說,即將建成通車的南京長江五橋,整橋鋼板全部來自南鋼,包括各標段的索塔鋼殼、橋面鋼箱梁等,幾乎每一塊都有自己的參數,“與眾不同”。


像生產“消費品”一樣“智造”工業品,JIT+C2M模式及智能工廠,正是南鋼全面邁向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縮影。


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無效供給和低端供給過剩、有效供給和優質供給不足,深化改革是興業之道。作為南京制造業的標桿,南鋼正引領全市傳統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邁向智能制造的更高端。


 作為我市智能電網領域的龍頭企業,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啟動實施了“電力裝備智能制造”項目,應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對傳統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幫助企業實現向“制造+質造+智造”的轉型升級。

“該項目覆蓋產品研發、生產、物流、銷售和產品服務全過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基于NEW MES系統的數字化制造平臺建設,實現智能生產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全面提升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針對電力產品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通過開發NEW MES系統,規避了生產計劃實施中的“信息孤島”現象,實現了制造數據、計劃排產、生產進度、庫存、質量、工藝文件等的精益化管理。


紫君(紫金山觀察微信號:njzjsgc)從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南京通過為新經濟賦能,不斷推動傳統產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和發展質量。


在實施“四新”行動計劃、出臺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為主的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同時,南京加快普及智能化裝備,通過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的建設,帶動工業企業加大裝備投入近百億元。


\

位于南京經開區的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截至目前,南京培育了南鋼、康尼機電、埃斯頓等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主業突出的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已建成66家省級智能車間,44家市級智能工廠,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近5000臺套,構建了智能制造應用、服務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筑牢基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動能被激活

發展智能制造,可完善、優化高端產業鏈布局,加速機器人產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區域落地,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幫助地區科技、經濟快速發展。


\


南京立足新發展格局,聚焦智能制造裝備、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八大產業,在全國率先實施由市領導掛帥的“鏈長制”,實施產業鏈圖譜化作業,力爭為每條產業鏈培育一批“鏈主企業”“隱形冠軍”、重點園區。堅持以自主可控為核心,開展重點領域強鏈補鏈,多措并舉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前三季度,以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軌道交通為主的智能制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23.6%、19.4%、17.2%,為全市經濟帶了好頭。


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石,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具有重要意義。


\

位于江寧開發區的菲尼克斯電氣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萬能工裝柔性線上監控生產過程。通訊員馬從敏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南京一直緊跟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趨勢,將其作為推動智能制造、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重要支撐,加速制造與互聯網融合,推進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2019年,全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540億元,占全市先進制造業比重為24.8%。


智能制造裝備門類復雜,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服務機器人、智能物流裝備以及其他自動化裝備。目前,南京涉及智能制造裝備的企業千余家,覆蓋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化成套裝備、工業軟件、增材制造等多個細分領域,上、中、下游產業鏈相對完備,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培育了埃斯頓、熊貓電子裝備等一批重點企業,在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等細分領域發展迅速,在整機制造、部分關鍵零部件和系統集成領域形成優勢。


機器人領域
 

\

埃斯頓生產車間。埃斯頓供圖

全市涉及機器人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有70多家,覆蓋機器人本體制造、關鍵零部件制造、系統集成和機器人前沿技術等多個領域。工業機器人有埃斯頓和熊貓電子裝備兩大本體制造商,其中,埃斯頓積極實施全產業鏈布局,目前已居國內多關節機器人本體制造商第一梯隊;


數控機床功能部件領域
 

\


十四所智能制造車間內高度智能化、機械化,所有的生產環節都被數字定義。企業供圖

工藝裝備已建成我國規模最大的滾動功能部件研發制造基地,是該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產品滾珠絲杠、滾動導軌,廣泛應用于高端機床制造業、人工智能、自動化、新能源、半導體、工業機器人、電動汽車、電動注塑機、航天航空等多領域市場;


增材制造領域
 

\

南京匯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新增兩條智能生產線,每條智能生產線長86米只需3名工人,生產效率是原生產線2倍,圖為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OCA光學膜。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在面向醫療領域、金屬結構件激光增材制造成套裝備及核心器件、三維掃描數據獲取、房屋建筑、工業制造云平臺等領域積累了一些典型應用案例,擁有南京增材制造研究院、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等一批研發機構和企業。


裝上智能制造這個新引擎,以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強鏈補鏈為抓手,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相結合,為南京實體經濟釋放出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的高質量發展紅利。


《2019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顯示,南京在中國先進制造50強城市榜單中位列第9。
借助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平臺,南京將更好地發揮創新、人才、配套等綜合優勢,激發產業鏈動能,突出自主創新引領、數字技術賦能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實施產業鏈強鏈補鏈和產業基礎能力再造,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為智能制造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體系,加快打造國內一流的智能制造強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7月份農業農村經濟延續向好態勢
發改委:5月電力數據表明我國經濟秩序重回正軌
環保、經濟,不是二選一
波士頓電池和南京金龍聯手“稱王”
十年內突破化工圍城局面 南京化企直面搬遷期待多贏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宜兰县| 天水市| 阿拉善左旗| 无为县| 固始县| 青河县| 开远市| 华容县| 额敏县| 盐边县| 井冈山市| 桓仁| 江达县| 安岳县| 勐海县| 金湖县| 理塘县| 宜兰市| 霞浦县| 吕梁市| 五河县| 上蔡县| 韶关市| 陆川县| 彭阳县| 饶平县| 金沙县| 佳木斯市| 高邮市| 龙江县| 马公市| 长武县| 清水河县| 九龙城区| 县级市| 景德镇市| 万盛区| 宜丰县| 方城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