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肉價格超四周連降后,12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介紹12月經濟運行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對于當前備受關注的豬肉價格、CPI全年漲幅、節假日旅游“堵點”疏解以及外商投資環境等問題一一作出回應。“展望全年,我們有信心、有條件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問:今后豬肉價格、CPI走勢如何?
答:豬價企穩全年CPI漲幅在3%
“總體上看,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備堅實基礎,工農業產品供應充裕,生豬生產正在逐步恢復,預計全年CPI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范圍內。”孟瑋表示。
孟瑋指出,11月CPI同比上漲,豬肉直接貢獻率達60%左右;同時,豬肉價格上漲以及牛羊禽等其他肉類替代品價格結構性上漲,合計貢獻率達70%左右。剔除豬價影響,核心CPI當月同比漲幅僅為1.4%;1-11月累計CPI漲幅為2.8%。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豬肉價格高位回落后已趨于穩定。據悉,12月2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與11月初相比下降10.7%;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12月16日,全國豬肉批發均價以43.36元/公斤較12月初再下滑超0.36%。
在搜豬網分析師王磊看來,目前豬肉價格趨向理性,大漲空間有限,但從客觀實際來看,將繼續高位運行。“后市的價格肯定會受供給和政策兩方面因素影響,尤其是春節期間,保障‘菜籃子’穩定是首要。”
眼下,蘋果、柑橘和梨等水果大量上市,其價格分別下滑3%,對CPI上漲形成一定制約;截至11月下旬,蘋果、梨等5種水果平均價格環比降幅達4.4%。
“總的來看,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價格總水平仍將保持基本穩定。”孟瑋進一步指出,考慮到今年物價走勢對明年翹尾因素的影響,加之春節效應,明年初CPI漲幅可能會較高。國家發改委將密切關注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和價格運行,除繼續通過增加生產、投放、進口等,實現豬肉保供穩價外,還將指導各地做好其他“菜籃子”商品的保供穩價工作,確保節日期間的市場供應穩定和價格平穩運行。
“從歷史經驗判斷,我們認為在經濟呈現類滯脹狀態時,我國央行貨幣政策首要目標仍是穩增長,而適度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華泰宏觀李超團隊預測,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較大概率將CPI目標值上調至3.5%左右,而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略寬松。
問:如何疏解節假日旅游“堵點”促消費?
答:大力推進職工帶薪休假制度
除保障生活必須品穩定供給外,節假日臨近,面對即將到來的旅游消費高峰,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改善節假日旅游出行環境促進旅游消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緩解“三堵”,疏解消費通道。
孟瑋介紹,“三堵”中,“路堵”主要集中在部分重點高速公路、重點地區的城際間主要通道以及通往熱門景區的連接路上;“車堵”主要是一些熱門景區停車場車滿為患,甚至通往景區的道路兩旁被占用成為臨時停車場;“人堵”則是有些熱門景區因為游客多,造成觀景難、吃飯難、如廁難、住宿難等問題。
為疏解“三堵”,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通過提升高速公路配套服務功能、完善高速公路與景區連接路建設、推廣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系統(ETC)、健全公交配套服務等,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比如,截至12月11日,全國ETC客戶累計達到1.86億,完成發行總目標的97.71%。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12月20日前,聯調聯試各項工作將全面完成,年底前具備全面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條件。
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實施景區流量控制和門票預約制度、發展“智慧景區”、探索節假日景區車輛預約管理等,進而優化民眾出游體驗。
在落實制度要求方面,孟瑋表示,我國的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已經普遍建立,但落實情況并不理想。“要解決剛才提到的這幾個‘堵’的問題,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大力推進帶薪休假制度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引導民眾靈活安排出行,學生們能夠合理安排假期。”
根據《意見》,鼓勵用人單位在年初結合工作需要和職工休假意愿統籌安排當年休假,優先考慮子女上學的職工在寒暑假的休假安排;加強用人單位休假配套制度建設,積極推行崗位AB角制度,不斷完善職工休假保障制度,做到工作不斷、秩序不亂。
問:如何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答:《外商投資法》將正式落地實施
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各部委著力改善市場環境擴大內需的同時,外商投資也成為改善經濟基本面的重要引擎。孟瑋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吸引外資依然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1-11月增長2.6%,引資規模繼續保持全球第二位。突出特點表現為,幾十億甚至百億美元級大型外資項目增多。
11月,巴斯夫石化基地項目于廣東湛江正式啟動。按計劃,該項目首套裝置2022年投入運營,整體項目于2030年建成。這是中國《外商投資法》頒布后落地的首個外商獨資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也是巴斯夫集團在全球最大規模的對外投資項目。孟瑋表示,該項目標志著中德兩國在制造業領域的合作再上新臺階。除此之外,上海特斯拉電動汽車項目也是特斯拉在海外最大投資項目。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還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推動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比如,明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法》將正式落地實施,日前審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也將與外商投資法同步配套施行。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認為,外商投資法的設立,將有助于增強外資對我國市場的信任,在保障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強對外商權益的保護,這也是提振外商投資信心的重要力量。
比如《條例》規定,外資企業應被平等對待,在項目申報、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等方面一視同仁;外資企業可依法對各層級標準制定修訂提出立項建議;同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限制外資企業進入政府采購市場或實行差別及歧視待遇等。
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方面,明年將再次修訂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更多領域允許外商獨資經營,清單之外不能設限,以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此外,孟瑋說,將繼續促進投資便利化。深化利用外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管理體制,簡化審批程序,做好外資項目落地服務。
|